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鹦鹉热

鹦鹉热
 
摘要: 鹦鹉热为鸟的传染病,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人的感染可呈轻型流感样或不显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肺炎和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由鹦鹉热衣原体以外的衣原体在鸟类传播的感染称鸟疫。病原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后,经血流散播至肺,引起肺泡间质和血管周围细胞炎性反应。潜伏期7~14天或更长。隐性或轻型流感样感染常见;中等或严重感染少见。本病轻者自愈,重者可死亡。本病无持久免疫力,疫苗效果不满意,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

鹦鹉热为鸟的传染病,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人的感染可呈轻型流感样或不显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肺炎和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由鹦鹉热衣原体以外的衣原体在鸟类传播的感染称鸟疫。

鹦鹉热衣原体寄生于约130种鸟类,鹦鹉最常受感染。人接触受染鹦鹉或受染鸟类而感染。多通过呼吸道,吸入病鸟的粪、分泌物、羽毛等而发病。常为贩卖家禽、鸟类或制作其食品人员的职业病。人与人的传播少见。但亚临床感染则并不少见。人感染此病后持续带病原体可长达10年。

病原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后,经血流散播至肺,引起肺泡间质和血管周围细胞炎性反应。除广泛性肺浸润为主要病变外,脾常肿大,肝可有局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胸膜、心脏、消化道等亦可受感染。

潜伏期7~14天或更长。隐性或轻型流感样感染常见;中等或严重感染少见。发病急,寒战高热,第1周内体温可达39~40℃以上,可有相对缓脉或类似伤寒的玫瑰疹。1/4病例有鼻衄。常见畏光及嗜睡、不安等精神症状,重者可有谵妄、木僵和昏迷。咳嗽明显,重者可有胸痛及紫绀。渗出性胸膜炎、脑炎、心脏受累、黄疸、氮质血症少见。可有腹痛或恶心、呕吐等。肺部体征与X线所见不成比例。体检肺部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无异常发现,但X线可有多种形状的阴影。脾脏肿大多见。肝脏轻度肿大。恢复期可出现栓塞性静脉炎。肺栓塞为晚期并发症。本病病程轻者7~8天,重者12~21天。第二次感染不少见。职业再感染可高达66%。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补体结合试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增高4倍有诊断价值。病期第12~14天抗体开始上升,到30天效价最高,随后下降消失。病原体存在于急性期病人血液和感染后数周甚或数年的气管分泌物中,病原体分离可从接种鸡胚及小白鼠或组织培养中获得。

本病应与各类型肺炎、肺结核相鉴别。病程早期应与伤寒、布氏杆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粟粒性结核相区别。

本病轻者自愈。重者可死亡。早年病死率高达30~40%。近年来以轻型病例为多,且抗生素的应用,病死率大为降低。应用四环素有效。一般每日2~3g,分次服用。用药2~3天热退。为防止复发应持续用药至退热后6天。红霉素可能有效,可与四环素交替使用。本病无持久免疫力,疫苗效果不满意。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56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