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营养与食品 >>镉对食品污染

镉对食品污染
 
摘要: 含镉化肥、农药、工业三废和容器、包装材料等均可造成食品的镉污染。镉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蓄积性,重新分解的量极小。

含镉化肥、农药、工业三废和容器、包装材料等均可造成食品的镉污染。镉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蓄积性,重新分解的量极小。镉进入土壤后,吸附于土壤中的镉易被植物吸收聚集。同样,水产品对镉也有极大的浓缩作用,贝类于水产品中浓缩系数最大,约为10 5~2×106。植物镉含量差异很大,甜菜、豆类和萝卜含量较多;蕃茄、洋葱、和谷类能蓄积较多的镉;海味、肉类(特别是肾脏)、食盐、油类、脂肪和烟叶中镉的平均浓度比饮料、水果和蔬菜为高;海味中尤以贝类含镉量最高。采用表面镀镉处理的食品加工设备、器皿等,也可造成严重的食品镉污染,应严禁使用某些涂有含镉瓷釉的陶瓷器皿,因酸性食品或饮料能从器皿中溶出镉而受到污染。烟草中含有镉,每支香烟含镉约为2μg,一般吸烟者的肾、肝和肺中平均含镉量均较高。

经口摄入的镉,约1~6%经消化道吸收,其吸收率与其在食物中存在的形式及膳食组成如蛋白质、维生素D、钙、锌等元素含量有关。进入体内的镉不易被排出,故镉在人体内有明显的蓄积性。据推测镉在人体内的生物半减期长达16~33年。镉不是人体必需的痕量元素。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时体内并无镉,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镉逐渐增加。体内镉主要来自食物、水和环境,50岁人体内镉含量可达最高值,约30mg左右。日本“痛痛病”即为环境中镉通过污染食品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特征是出现肾小管性蛋白尿,骨质疏松和假性骨折,且多见于50岁以上的经产妇女,潜伏期长达10~30年。此外,摄入较多的镉,尚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变。

锌和镉是伴生金属,锌对镉中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镉进入机体后能置换锌,干扰了体内含锌酶系统活力,如,亮氨酰基氨肽酶等。锌又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如镉摄入量大于生物体内的锌含量,含锌酶系统的活力即受到抑制或破坏。反之,锌含量高于镉,锌便能对抗镉的破坏作用。故生物体内锌、镉含量的比值较镉的绝对含量更有意义。镉和钙代谢也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中证明,大白鼠饲料中镉含量增加时,其肾、肝等组织中镉蓄积量也增加,如同时给于高钙和低钙的饲料,则低钙组动物肝、肾组织中镉的蓄积增加较为明显。

目前尚未见到各国食品中镉限量的卫生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建议(1972),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镉量应为“无”,而暂时允许每周摄入量为成人400~500μg,或0.7~0.83μg/kg(体重)。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32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