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
关闭

温馨提示

这里是参数
这里是内容简介
  • 首页
  • 资源目录
  • 资源检索
  • 新闻动态
  • 科技成果
  • 标准规范
  • 政策法规
  • 组织机构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源目录 >>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网络报告数据库

资源目录

    • 传染性疾病
      • 新生儿破伤风
        • 新生儿破伤风
      •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甲乙类)
        • 艾滋病
        • 淋病
        • 梅毒
      •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甲乙类)
        • 布病
        • 狂犬病
        • 登革热
        • 乙脑
        • 人禽流感
        • 疟疾
        • 炭疽
        • 鼠疫
        • 钩体病
        • 出血热
        • 血吸虫病
      • 呼吸道传染病(甲乙类)
        • 白喉
        • 肺结核
        • 麻疹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流脑
        • 猩红热
        • 百日咳
        • 甲型H1N1流感
      • 肠道传染病(甲乙类)
        • 痢疾
        • 肝炎
        • 伤寒与副伤寒
        • 脊灰
        • 霍乱
      • 传染病历史数据库
        • 传染病历史数据库
      • 丙类传染病
        • 丝虫病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斑疹伤寒
        • 麻风病
        • 流行性感冒
        • 手足口病
        • 黑热病
        • 包虫病
        •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 流行性腮腺炎
        • 风疹
        • 血吸虫病防治数据库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慢性病患病率
      • 慢性病疾病系统别构成数据
      • 高血压病
      • 糖尿病
    • 健康危险因素
      • 中国食物成分数据库
      •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
      •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 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
      • 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
      • 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
      • 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数据库
      •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 地方病防治数据库
      • 1996中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
    • 生命登记
      • 1973-1975年全国第一次死因调查数据
      • 2004-2005年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
      • 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
      •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网络报告数据库
    • 基本信息
      • 生物安全监测标准
      • 艾滋病检测机构
      • 机构编码数据库
      • 疾控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库
      • 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 人口数据库
      • 行政区划数据库
    • 其他
      • 2006年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法定报告传染病
      • 全国狂犬疫苗接种服务机构查询
      • 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数据库
      • 传染病疫源地监测数据
  • 数据库介绍
  • 元数据
  • 相关文档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网络报告数据库

  死因信息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确定人群疾病控制优先领域、指导卫生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信息,是制定我国人口和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死亡信息还是社会管理,包括养老保险、遗产继承、户籍管理等活动所必需的信息,社会各相关部门对死亡信息存在大量的需求。 我国死因信息的获取主要有2种来源:1、死因调查:中国共开展了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分别收集了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的死因信息;2、死因监测: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1978-1989年为第一阶段,主要特征为监测点的数量从2个点开始逐步扩大,但未考虑全国代表性;1990-2000为第二阶段,主要特征为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组建监测系统,形成了由145个疾病监测点组成的新的DSP系统,常规收集出生、人口和死亡等综合资料,共覆盖1000万监测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第三阶段则从2003至今,2003年DSP系统进行了调整,目前包括161个监测点,覆盖7000万人口。2008年,DSP系统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死因信息的报告。 目前,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依照《全国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对每一个死亡病例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通过《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死亡病例的网络报告。各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对死因数据进行审核,并按照国际疾病分类规则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

  2006年至今的死因监测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上进行,包括161个监测点,覆盖余7000万人口。目前,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依照《全国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对每一个死亡病例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通过《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死亡病例的网络报告。各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对死因数据进行审核,并按照国际疾病分类规则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亡登记对象是发生在各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其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1、死亡个案登记: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由诊治医生做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证》。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证》上的调查记录栏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死亡者,由所在地的村医(社区医生),将死亡信息定期报告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死亡证》。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该地区地段预防保健工作的医生根据死亡证明填报《死亡证》。

       2、死亡个案资料录入及上报:2006-2007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使用监测系统工作软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和修正。从2008年开始,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各监测点的所有死亡个案均通过中国疾控中心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数据库标识符:
数据库名称:
关键字:
摘要:
最近修改日期:
负责单位名称:
负责单位通讯地址:
负责单位邮编:
负责人联系电话 :
资源分类标准名称:
资源类目名称:
资源类目编码:
访问控制:
URL地址链接 :
文档名称 操作
中国2006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中国2004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中国2005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2007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2008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08.pdf     下载 在线预览
中国2006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中国2004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中国2005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2007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2008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pdf     下载 在线预览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08.pdf     下载 在线预览

添加关注

申请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