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
关闭

温馨提示

这里是参数
这里是内容简介
  • 首页
  • 资源目录
  • 资源检索
  • 新闻动态
  • 科技成果
  • 标准规范
  • 政策法规
  • 组织机构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陈春明同志生平

2018年05月25日



陈春明,女,汉族,1925年9月30日出生于北京,江西石城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7—1949年在中央卫生实验院从事营养学研究;1949—1982年先后在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从事营养学研究和管理工作;1982—1984年任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司长;1983—1992年先后任中国预防医学中心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1992—2002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顾问;2002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顾问。

陈春明同志是我国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的积极倡导者和开拓者。1983年,在原卫生部领导下,她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后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并出任第一任中心主任(院长),创建了我国卫生防疫系统的国家队,聚集了一大批基础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不断加强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为科研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奠定了基础。1989年,在她提议和组织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共同建立创办了“联合公共卫生学院”(现“协和公共卫生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首创了我国培养实践型公共卫生人才的教学之路。2001年,参与发起成立公益机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并任理事长至2014年,在烟草控制、艾滋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陈春明同志是建国以来营养学研究与发展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她组织领导了1959年和1982年我国第一、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并于1989年牵头建立了“国家食物和营养监测系统”,为《国家儿童发展纲要》制定、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基会《中国儿童营养状况报告》提供了最主要数据支持。陈春明同志及其团队于2001年在甘肃贫困农村首次开展并获得的家庭强化辅食(营养包)研究成果,现已成功转化为国家政策“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全国400多个县,累计540多万名儿童受益。她领导的中国肥胖问题研究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建立了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判断标准,编写了中国成人及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研制了多项干预适宜技术,为国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开展和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证据和技术支持。

陈春明同志一生功勋卓著,在国际营养学领域亦享有崇高的威望,多次得到国内国际组织的嘉奖。她于2014年荣获第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特殊贡献奖,2015年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终身成就奖,2017年荣获宋庆龄儿科医学终身成就奖及中国反贫困与儿童发展终身成就奖。1989年创办了《Biomedical Environmental Science》英文期刊并担任主编,目前已成为我国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英文学术期刊。1993年倡导成立了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并担任主任至2003年,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我国营养及食品安全领域了解世界和展示中国新动态的窗口。1979—2002年,被聘任为WHO营养专家组成员;1992年在世界粮农组织(FAO)/WHO联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营养大会上当选为大会副主席;1992年获得FAO颁发的营养工作贡献的荣誉证书;1997年被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授予名誉个人会员称号;2003年获得印度营养学会哥帕兰度奖;2009年获得IUNS传奇人物奖;2002—2011年担任全球改善营养联盟董事会董事。

陈春明同志一生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营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是建国后我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营养学界大师。她一生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任劳任怨、淡泊名利。她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影响着公共卫生后辈,成为学习的楷模。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陈春明同志的一生是为卫生健康事业、为人民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的一生,她的离去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老师、好同志。

陈春明同志永垂不朽!


附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