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营养与食品 >>杂色曲霉素对食品污染

杂色曲霉素对食品污染
 
摘要: 1954年Hatsuda等首先从杂色曲霉的培养物中分离出杂色曲霉素,1962年Bullock等提出了杂色曲霉素的分子结构式。

1954年Hatsuda等首先从杂色曲霉的培养物中分离出杂色曲霉素,1962年Bullock等提出了杂色曲霉素的分子结构式。1970年Purchase和Van der Watt研究了杂色曲霉素对动物的毒性与致癌性,并认为其是一种致肝癌的物质。在天然物中污染杂色曲霉素仅有几例报告。在实验条件下,其产毒菌株产杂色曲霉素量高于黄曲霉产黄曲霉毒素的100倍。

产毒菌种:能产生杂色曲霉素的真菌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和两端芽蠕孢霉。

化学构造及特性: 杂色曲霉素为淡黄色结晶,是二呋喃与杂氧蒽酮稠合化合物。目前已知的杂色曲霉素及其类似化合物有8种。这一类化合物中最主要的是杂色曲霉素,其化学结构式见附图,分子式为C18 H12O6,分子量为324,在紫外光下具有暗砖红色荧光,以苯为溶剂时,最高吸收峰波长为325nm(ε=15200)。杂色曲霉素易溶于氯仿与吡啶,微溶于很多其他溶剂,不溶于水。

杂色曲霉素


毒性:杂色曲霉素与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近似。分别是二呋喃和杂氧蒽酮与二呋喃和杂氧萘邻酮的稠合化合物。杂色曲霉素的毒性与致癌性如下:①急性毒性:大鼠经口的LD50为120~166mg/kg,经腹腔注射为60~65mg/kg。猴腹腔注射为32mg/kg,小鼠抗力较大,LD50大于800mg/kg。急性中毒时,病变为肝与肾的坏死。②亚慢性及慢性毒性:用每kg含100mg杂色曲霉素的饲料给大鼠自由进食,14~20d后,肝脏有点状和灶性坏死。12周后,肝细胞再生灶增大,肉眼可见再生结节,从开始给毒到40周后开始发生肝肿瘤。翠猴(venvet monkey)试验20mg/kg隔日口服一次,4~6个月后,出现慢性肝炎,如继续给毒,即发展为慢性进行性肝炎;12个月后,全肝可见大的再生结节,直径大至8mm,其中肝细胞大小不一,核呈多形,胞浆浅染,嗜碱性。尚可见脂肪变性,给毒24个月后,在大结节内肝瘤开始形成。③致癌性: 每日以0.15~2.25mg/kg剂量杂色曲霉素喂大鼠,42周后有39/50的动物发生肝细胞型肝癌。

检验方法与污染调查: 国内报道杂色曲霉素的双向薄层色谱法,灵敏度为5~25μg/kg。曾用此法测定广西肝癌高发区粮食样品213份,其中杂色曲霉素检出率为0.9%。15份玉米及4份花生米样品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100μg/kg以上时,均未检出杂色曲霉素。另外报道个别霉变的大米样品中检出有杂色曲霉素。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1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