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落矶山斑点热

落矶山斑点热
 
摘要: 落矶山斑点热属于斑点热群,是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的经蜱传播的急性发热病。潜伏期平均6~7天(2~12天)。病情轻重不一,重病人可于12小时内死亡。病死率20%~80%。和其他斑点热不同,在蜱咬处一般不产生初疮或焦痂。

落矶山斑点热属于斑点热群,是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的经蜱传播的急性发热病。潜伏期平均6~7天(2~12天)。病情轻重不一,重病人可于12小时内死亡。病死率20%~80%。和其他斑点热不同,在蜱咬处一般不产生初疮或焦痂。起病突然。有剧烈头痛及肌痛、寒战、虚脱等症状。偶然起病轻,有思睡、食欲不振,头痛,低热,似感冒或流感。多数病人皮疹在发病4天内 (一般2~6天)出现,呈淡红色斑疹,自腕、踝部、手、脚心、前臂开始。6~12小时后向心发展到躯干、颈、面等部位。2~3天内

落矶山斑点热皮疹(据Harris R d Paxm an J)


变为深红色斑丘疹,4天左右出现瘀点加压不褪色,以至皮肤坏死脱落(主要在外阴部、手指、足趾等处)。约有半数病例有脾肿大,少数肝肿大。少数病例可有昏迷和肌肉强直等神经症状。有时有大血管内血栓,导致部分肢体发生坏疽,严重病人可能发生出血、紫绀、血压降低等。落矶山斑点热的血管炎症很严重,立克次体使毛细血管网广泛损伤。血浆自细胞间隙逸出,因而细胞外液体体积增加,而循环血容量降低以及小血管内凝血,引起休克。因血小板减少而发生的程度不同的出血症状,出现在发病第一周,并持续到病势沉重之时; 一般血小板降低到105/mm3以下时,表示病情较重。除血小板减少及血纤维蛋白原缺乏外,还有其它凝血异常现象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缺乏凝血因子Ⅱ、Ⅶ及Ⅸ等。

落矶山斑点热的临床诊断,初起时较困难。在剧烈头痛、肌痛和皮疹出现时应注意和麻疹、鼠型斑疹伤寒相鉴别,其次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结节性红瘢、布氏菌病、脑炎及链球菌败血症等。因为一般患落矶山斑点热平均死亡时间在发病第二周末,早期诊断,早期用特效抗生素治疗极为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可靠的早期实验诊断方法不多。皮疹活检冰冻切片或吸取皮疹部分组织材料制成涂片,免疫荧光染色镜检,可在发病4~8天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另一方法是采发热病人血作体外单核细胞培养,然后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据实验感染猴的试验结果,可在发病6~10天检出病原体。临床上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是作外斐氏反应,补体结合试验或微量凝集反应。一般需双份血清滴度增高四倍才有意义,需要时间长,而且是追溯性诊断。外斐氏反应不特异,用立克次体的可溶性抗原,与其它群立克次体病相鉴别;颗粒性抗原可鉴别不同种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小鼠抗血清测定抗原,种特异性较高。微量凝集反应有一定的种特异性。如有条件,临床上也可做微量免疫荧光染色,较补体结合试验及微量凝集反应更为敏感。自然界感染蜱的血淋巴免疫荧光染色试验,是目前唯一直接对标本快速检出和初步鉴定蜱传立克次体的方法。对立克次体的最后鉴定,一般先用雄性成年豚鼠分离,观察其阴囊反应,然后进一步作血清学鉴定。豚鼠由腹腔或睾丸接种感染后3~10天开始发热,阴囊红肿坏死,以阴囊鞘膜及脾、肝等接种鸡胚卵黄囊或鸡、鸭胚细胞培养,制成抗原,以标准小鼠抗血清作补体结合、凝集或免疫荧光染色试验,可鉴别到种。

对落矶山斑点热的治疗,应尽早采用广谱抗生素(四环素类)疗效较好,可按常规剂量服用。此外,对症治疗,特别是重症病人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的紧急处理,对生命的急救有决定性意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514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9
  • 更新时间: 2013-01-09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