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环境卫生 >>大气与健康

大气与健康
 
摘要: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它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以及生活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卫生意义。尤其对物质代谢、气体代谢和热代谢(体温调节)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大气的这些卫生特性均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所决定的。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它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以及生活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卫生意义。尤其对物质代谢、气体代谢和热代谢(体温调节)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大气的这些卫生特性均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所决定的。

大气的正常组成,在标准气压下(气温0℃,纬度45°,海平面的大气压为760mmHg),干燥空气中大约含有氧21%,氮78%,二氧化碳0.03%,其他惰性气体(氙、氖、氦、氩、氪等)约占0.001%。此外,通常还可混入少量水蒸气、尘埃、微生物、臭氧、过氧化氢、氮氧化物等物质。

大气是机体获得足够氧气以供代谢所需的唯一天然来源。机体通过呼吸功能与外界环境随时进行着气体交换。一个正常成年人每日大约要吸入空气10~12m2,从中吸取氧气,同时往大气中呼出代谢废气。在呼出气中,大约含有氧16%,氮78%,二氧化碳4%,其他废气约2%。当吸入的空气中,氧的含量降低至10%时,人体可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当氧含量降至7~8%时,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危险界限,可出现窒息、体温下降、昏迷、循环障碍、甚至死亡。

空气的物理性状包括气象因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和空气离子化等。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热交换以维持正常体温,除太阳辐射外,气温、气湿、气流三者的综合影响对机体体温调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气温,通常起主导的作用。寒冷的空气常常对人体产生刺激,因而易患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炎症、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而当气温超过体温时,机体散热就会发生困难,人体易出现热蓄积、热痉挛等现象,造成日射病或热射病。当气湿低和气流大时,能加速机体的散热;而气湿高和气流小时,则不利机体散热。此外,气温过低,空气过于干燥,皮肤粘膜容易干裂;气温过高,空气过于潮湿,氧分压因而降低,机体感觉呼吸不通畅和胸闷。

大气压与机体内部的压力保持着相对恒定,人对气压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海拔越高,则气压越低,因而氧分压也越低。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未经锻炼的人就会出现呼吸、脉搏加快,疲劳、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缺氧症状,继而出现中耳和肠腔内气体膨胀、腹疼、前额疼痛、听力降低等内压增高的现象。这些都是高山病或航空病的症状。

气象因素还能影响到大气的自净能力。当气温高、气湿低、气流大时,大气污染物易扩散。反之,则污染物易聚积、下沉、凝聚于局部地区,不易扩散。

空气离子化主要是由于太空中各种射线以及水和土壤中微量放射性物质辐射,或由于闪电等作用,使空气分子产生电离,形成了带电荷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阴离子经呼吸道吸收进入体内,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对中枢神经产生良好作用,又能随血液进入全身的细胞中,促使细胞代谢活跃,能提高免疫功能,血压平稳,呼吸脉搏均匀,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提高。阴离子还能中和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助于空气净化,通常在海滨、树林、风景区、喷泉和瀑布附近,空气中阴离子含量较多(见“空气离子化”条)。

此外,空气的理化性状改变,还会影响绿化、大气透明度等,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人们亦可利用不断变化的气象因素适当地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例如坚持冬季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对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还可利用空气作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和疗养因素。利用空气对流改善居室的空气环境,利用太阳辐射和太阳紫外线杀灭生活环境中的某些致病性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因此,应了解大气对机体生理机能和健康影响的规律,从而改变或避免大气中的有害因素影响,建立清洁的合理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休息条件,使机体在工作和学习以后,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健康水平。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10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