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医学统计 >>变量变换

变量变换
 
摘要: 变量变换也称变量代换,是将原数据X转换成它的某种函数值如lgX,X1/2等,其目的是使变换后的数据达到某种要求。例如运用方差分析作多个均数间的比较时,要求各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是正态的,方差是相同的,以及处理的效应是可加的。

变量变换也称变量代换,是将原数据X转换成它的某种函数值如lgX,X1/2等,其目的是使变换后的数据达到某种要求。例如运用方差分析作多个均数间的比较时,要求各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是正态的,方差是相同的,以及处理的效应是可加的。如果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偏离这三个条件太远,方法之一是进行变量变换,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又如求曲线回归方程时,常作变量变换,使之达到直线化的要求。此外,在计算过程中,常用变量变换达到简化运算的要求等等。应该指出的是,根据变换值进行统计分析,常用以说明原数据的信息,而且常需还原成原数据的单位。运用方差分析时,总体的非正态性、方差的非齐性和效应的不可加性这三者常常一起发生,往往经过某种变量变换改正其中之一时,可使其余两者亦有所改善。

关于分布的正态性和方差的齐性问题另有条目专题讨论,这里仅对处理效应的可加性问题略加说明。例如表(A)的处理组效应与配伍组效应都是可加的: 就配伍组而言,第2组比第1组的各个效应都增加5;就处理组而言,乙处理比甲处理的各个效应都增加10,丙处理比乙处理的各个效应都增加5。表(B) 的两种效应都是可乘的: 就配伍组而言,2组各值为1组的2倍;就处理组而言,乙处理各值为甲处理的2倍,丙处理各值为乙处理的3倍。表(C)的数值为表(B)相应各数的对数值,这样表(B)的可乘性就变成表(C)的可加性了。可加性与可乘性的模型

变量变换的常用方法有对数变换、平方根变换、平方根反正弦变换、概率单位变换、logit变换、反双曲正切变换、倒数变换、乘方变换等。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变换的目的和原数据的性质、分布特征,特别是变换后的效果。当变换所得数值仍未达到预期的要求时,应具体分析其原因,再按照资料的性质用不同的变换方法尝试,但不要盲目乱试。




(A)可加(B)可乘(C)=1g(B),可加


处理

处理

处理
甲 乙 丙甲 乙 丙甲 乙 丙
1
2
10 20 25
15 25 30
1
2
10 20 60
20 40 120
1
2
1.00 1.30 1.78
1.30 1.60 2.08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047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