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刺激性毒剂检定

刺激性毒剂检定
 
摘要: 刺激性毒剂重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和CR。这类毒剂多为固体,作为战剂使用时,以烟态或粉尘为其主要战斗状态。

刺激性毒剂重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和CR。这类毒剂多为固体,作为战剂使用时,以烟态或粉尘为其主要战斗状态。分子中含有芳香环、卤原子、氮原子或砷原子,或者兼含其中两种以上原子,并富有共轭双键,为其化学结构特征。对它们的检定,除化学比色法外,均可使用色谱法和光谱法。应用紫外光谱法尤为简便灵敏。色谱法可将上述几种刺激性毒剂的混合物分离,达到各个检定的目的。

苯氯乙酮检定 可用化学比色法、色谱法、光谱法分析。

化学比色法 ①1,2-萘醌-4-磺酸钠法:苯氯乙酮与氰化钾反应生成腈,再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生成物由橙黄色至棕红色。如样品量少颜色不明显,可加入异丁醇少许抽提,在抽提液中呈紫色。灵敏度达2μg/ml。②亚硝酰铁氰化钠法:苯氯乙酮被氢氧化钠水解后,加入新配制的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用醋酸酸化后,得深蓝色产物。③间二硝基苯法: 多硝基苯在醇钠溶液中与苯氯乙酮的活泼次甲基作用,得深红色生成物。灵敏度为1μg/ml。④生成吲哚反应: 苯氯乙酮与氨-乙醇溶液生成吲哚。然后加入过氧化氢使之氧化为靛蓝,呈蓝色。

色谱分析法 ①薄层层析法: 苯氯乙酮在酸性氧化铝薄层上,用5%氯仿的苯液展开分离;用0.5%苯醌甲醇溶液喷洒后,再用5%氢氧化钠溶液喷洒以显色。(CS也可用此法,并与苯氯乙酮分离)。如需与苯氯乙酮的降解产物或杂质分离,可用25%二氯甲烷的苯液作展开剂,γ-(4′-硝基𦭌基)-吡啶作显色剂。 ②气液色谱法: 可将苯氯乙酮、亚当氏剂及CS等几种刺激性毒剂或它们的杂质分离。用电子俘获检定器灵敏度较高。

光谱分析法 ① 紫外光谱法:用95%乙醇配制的苯氯乙酮溶液,在205nm,250.5nm处显最大吸收。②红外光谱法:用溴化钾压片法测得C=O基在1715cm-1处显强吸收;单取代苯750cm-1,690cm-1处显强吸收; 749cm-1处为C—Cl强吸收峰;1465cm-1为CH2中强变形振动。亚当氏剂检定 可用化学比色法、色谱法、光谱法分析。

化学比色法 ①仲砷的检定: 痕迹量亚当氏剂与浓硫酸、硝酸或甲酸、醋酸等能分别生成有色化合物,生成物遇硫酸铁呈蓝绿色。检出量1μg。②生成二苯胺反应:亚当氏剂与氢碘酸反应生成二苯胺,再加入浓硫酸-硝酸,使二苯胺硝基化,得深蓝色。③化学发光检定法: 在碱性介质中鲁米诺(luminol)与过氧化氢遇亚当氏剂可进行化学发光反应。

色谱分析法 同苯氯乙酮检定。

光谱分析法 ①紫外光谱法:在环己烷中,紫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波长为230.5nm,280nm,307.5nm,361nm。②红外光谱法:固体溴化钾压片法作红外光谱,NH基在3380cm-1处显吸收,砷氮杂蒽中的NH在3350~3390cm-1处显较强的伸展振动。③原子吸收光谱法:亚当氏剂和路易氏剂等含砷毒剂,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非常敏感。CS检定 可用化学比色法、色谱法、光谱法分析。

化学比色法 ①1,2-萘醌-4-磺酸钠法:CS与醌类化合物在一定pH值的介质中均有蓝紫红色生成物。在碱性条件下.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苯氯乙酮在与氰化钾反应前对本法无干涉。②间二硝基苯法:其反应与苯氯乙酮检定相同,灵敏度也一样,但苯氯乙酮与间二硝基苯反应后一直呈紫红色,而CS反应后先呈红紫色,后变为橙色。③苯并呋喃胺氧化物法:在碱性介质中CS与苯并呋喃胺氧化物生成深紫色化合物。可作定量测定。用该试剂浸泡过的纸条,可作现场CS及其衍生物检定用。本试剂也可作薄层层析的显色剂。

色谱分析法 ① 薄层层析法,方法同苯氯乙酮检定。②气液色谱法,用苯氯乙酮,用1-氯-3-硝基苯作内标。

光谱分析法 ①紫外光谱法:以甲醇为溶剂,最大吸收峰在300nm处,用滤纸从大气中收集CS气溶胶样品直接在紫外分光光度计260nm处检定有无CS。②红外光谱法: 固体样品用溴化钾压片或用溴化钾比色槽作液体样品,其特征吸收带为2234cm-1显CN基的吸收,770cm-2显邻位取代苯的强吸收,3050cm-1显芳环氢伸展振动带,641cm-1为C—C1伸展振动带。

CR检定 用化学比色法、光谱分析法检定。

化学比色法 偶氮法:在酸性介质中,CR结构上甲亚胺键断裂,同时使氮原子质子化,用亚硝酸钠使其成亚硝基化合物,随后加氨基磺酸胺重氮化。再与N-(1-萘基)-乙烯二胺盐酸盐试剂反应显紫红色。方法灵敏度较高(0.5μg/ml),反应较专一。

光谱分析法 ①紫外光谱法:在95%乙醇溶液中进行,其最大吸收分别在231.4nm,271.5nm,317nm范围内。②红外光谱法:用溴化钾压片法,其特征吸收带为1680cm-(—C=N—吸收);芳香环C=C在1480cm-1,1575cm-1,1603cm-1处显中强吸收;783cm-1处为邻位取代苯环吸收。芳环氢面内弯曲振动在1125~1270cm-1处显中强吸收。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806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