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落矶山斑点热的流行病学

落矶山斑点热的流行病学
 
摘要: 落矶山斑点热是存在于南、北美洲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则呈全球性分布。

落矶山斑点热是存在于南、北美洲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则呈全球性分布。在美国,1977年全年有一千多病例,以儿童居多,主要是受感染蜱叮咬后发生的。在蒙大拿、马里兰、佛吉尼亚、南及北卡罗来纳、佐治亚等州呈地方性流行。在自然情况下,落矶山斑点热发病季节主要在其媒介蜱活动的4月中旬到9月中旬。本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安氏革蜱,分布在美国山区、加拿大、哥仑比亚等地;其次是变异革蜱,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大平原地区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此外如盾孔革蜱,美洲钝眼蜱、兔血蜱、血红扇头蜱、卡宴钝眼蜱也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立克次体可以在蜱中经卵传代,所以这些蜱同时也是贮存宿主。蜱又可经过叮咬动物宿主(啮齿类、鸟类、家畜等,而互相感染。在自然界由感染蜱传染到人,主要是通过叮咬;很少情况下,也可由手指接触碾碎的感染蜱,立克次体通过皮肤破损进入人体。在节肢动物干燥粪便中的立克次体抵抗力虽不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强,但仍可通过气溶胶感染;感染蜱的新鲜粪便也可经口传播。在自然情况下,落矶山斑点热的流行与媒介蜱栖息的生境有关,也与人及蜱的饲养宿主 (如犬等)接触的机会有关。在实验室感染病例中,有曾经疫苗接种的人,感染后也同样可以发病。有的是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感染的。

在自然情况下,落矶山斑点热的病例死亡率,16岁及16岁以上成人高于16岁以下儿童。就美国落矶山所在地蒙大拿州而言,西部高于其他地区,蒙大拿西部成人病死率近80%,特别是苦根谷一带高达90%,而蒙大拿的其他地区则约为20%。见表。

美国蒙大拿州落矶山斑点热死亡率(1926~1945年,未用抗生素治疗前)


地 区所有年龄16岁以下16岁以上
病例死亡死亡率(%)病例死亡死亡率(%)病例死亡死亡率(%)
蒙大拿西部
蒙大拿其他部份
88
736
57
124
64.77
16.84
25
120
8
3
32.00
2.50
63
616
49
121
77.77
19.64
总 计82418121.96145117.5867917025.04


(Parker,1948)


目前,美国广泛使用抗生素后,1977年仍有最高达13.9%的病死率,20%病例造成肾、肝、神经系统等的永久性损伤。

落矶山斑点热目前尚无满意的疫苗。用感染蜱及感染鸡胚卵黄囊制备的灭活疫苗效果不好,接种后不能防止发病,只能减轻病情或缩短病程。用鸭或鸡胚细胞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据动物及小量人体试验效果比上述疫苗好,但尚在研究阶段。早在40年代,虽已发现感染蜱在饥饿或低温下,立氏立克次体毒力降低,接种动物可不发病但可产生免疫力,在自然界也发现存在弱毒或无毒的“U株”立氏立克次体,但至今尚未研制成功安全有效的减毒活疫苗。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在自然疫源地的灭蜱及防蜱,前者用有机磷制剂等喷洒蜱栖息地,后者用驱避剂二乙基甲苯酰胺或肽酸二甲酯等擦皮肤、穿五紧(防蜱)服,检查身上的蜱及防止家畜(犬等)身上的蜱叮人等。对生物战剂气溶胶袭击除进行物理防护、化学消毒外,还可早期化学预防或在抗生素控制下进行小量活毒接种以产生自动免疫力,但必须严格控制,慎重进行。根据豚鼠实验,在开始发病前二天即潜伏期末期内肌注土霉素一个剂量就可阻止发病,如更早给药无效。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590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9
  • 更新时间: 2013-01-09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