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病因、宿主和环境

病因、宿主和环境
 
摘要: 病因、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病因包括食品因素、致病性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宿主则是指的人的机体(人群)。环境包括生物环境、物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病因在环境的影响下与人的机体起作用,根据人的机体的具体情况(有无免疫力或抵抗力),就可能发生疾病或不发病。因此,病因、宿主和环境就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缺一不可,无论传染病或非传染病都是如此。

病因、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病因包括食品因素、致病性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宿主则是指的人的机体(人群)。环境包括生物环境、物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病因在环境的影响下与人的机体起作用,根据人的机体的具体情况(有无免疫力或抵抗力),就可能发生疾病或不发病。因此,病因、宿主和环境就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因素,缺一不可,无论传染病或非传染病都是如此。

1. 病因:是疾病发生的第一个基本因素,可分为以下四类。

(1) 食品因素:含有毒素的食品可以致病,如河豚鱼、毒蕈、含氰甙果仁(如苦杏仁、枇杷仁)。营养要素不足可以引起疾病,如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眼角膜炎,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蛋白质严重缺乏可以影响机体内抗体的形成、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及吞噬细胞的活力。营养较差的儿童患了麻疹每多严重。食物中的某些微量元素缺乏亦可引起疾病,如食物中缺碘可以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氟的不足与龋齿有关。缺铬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实验报告接受铬的104只大鼠,4年后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而缺铬的对照组有20%的大鼠主动脉可以看到粥样硬化的病斑。缺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食品中营养要素的过量也能引起疾病,如摄入维生素D过多可以引起硬化症,长期大量进食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可引起高胆固醇症。食品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也可以引起疾病,如氟的摄入过多可以引起斑釉齿及氟中毒。

食品受到病原体的污染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污染伤寒菌的牛乳可引起伤寒流行。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中生产性毒物和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严重危害,近来受到重视。这些毒物以气体、雾、烟或粉尘的状态污染环境,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的机体,对机体产生下列危害:①毒物中毒。如有机汞中毒的“水俣病”,镉中毒的“痛痛病”,慢性砷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炎等。有机氯农药如二二三、六六六,由于其残效期长,可使粮食、蔬菜含有残毒,通过饲料可进入禽畜体内,人食了含有残毒的粮食、蔬菜或禽畜的肉,就可以引起慢性有机氯中毒。②污染环境引起疾病。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可以污染环境,使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如大气污染可使普通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③致畸变作用。某些毒物污染环境而进入机体后,在机体内通过生殖细胞的传递作用,使下一代发生遗传变异,引起胎儿早死或畸形。如日本的水俣病,患者的后代有死胎或畸形发生。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的地区,鱼类畸形颇为多见。

   化学因素对人的机体的危害,在浓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发病数与接触时间呈正比。人体对有毒的物质不能产生免疫或解毒物,接触愈久,病情愈重。

(3)物理因素:如机械损伤(外伤),高温引起中暑,高压引起潜水病,低压引起高山病,电离辐射引起X射线病以及噪音引起耳聋等。物理因素所致疾病,其病情轻重与承受强度、暴露时间以及预防措施有密切关系。

(4) 致病性生物因素:包括寄生虫、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等病原体。病原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疾病,从病原体方面来说,与病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毒力、抵抗力及型别等有关。

   传染力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生存和繁殖的能力。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的传染力都很高,腮腺炎病毒次之,结核杆菌较低。致病力是指病原体导致疾病的力量。致病力根据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增殖的速度,增殖所造成的组织损害以及是否产生毒力而不同。天花病毒、麻疹病毒致病力较强,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次之,脊髓灰质炎病毒较低。毒力是指病原体所致疾病的严重性。同一种病原体不同的株,可以有不同的毒力。在病毒中狂犬病病毒毒力较强,脊髓灰质炎病毒次之,鼻病毒较低。病原体对外环境抵抗力差别很大,脑膜炎双球菌不耐干燥,抵抗力低。结核杆菌抵抗力大,因此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消毒很重要。

不同抗原性的病原体所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力差别很大,流感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病后免疫时间维持不长,可能再次感染。麻疹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比较持久,再次感染少见。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如A0、A1、A2、A3等亚型,当新的亚型出现时可引起大规模的流感流行。

2. 宿主:是疾病发生的第二个基本因素。人群机体的健康状态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就传染病而言,人群机体内如具有对某病的特异性免疫,就不易有该病发生。如整个社会人群都在近期接受牛痘,天花就不会发生流行。就非传染病而言,文献上也有一些报告如人的血型对某些疾病有关。A型血的人对胃癌有较高的危险性,而O型血的人易患十二指肠溃疡。机体的生理状态影响着疾病的发生。青春期由于内分泌腺快速发育和演化,机体易患结核,而怀孕可加重结核和膀胱疾患。

   年龄、性别以及家庭情况也与疾病的发生有关。婴儿出生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被动免疫,婴儿逐渐长大,这种被动免疫逐渐消失,如自动免疫尚未形成,此时儿童易感染传染性疾病。老年人抵抗力降低,肺结核到老年时可能活跃;幼年时感染水痘存于背根神经节的水痘病毒,可能导致带状疱疹。多数传染病在男女性别方面,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但在百日咳,两性发病率是有区别的,其原因不详。就非传染病言,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胆囊炎、胆囊结石、肥胖病、关节炎等以女性较常见,而胃溃疡、外伤、动脉粥样硬化以男性较常见。家庭人口多,易感者人数也多。卫生习惯不良的家庭,传染病的二代发病率可能较高,这种现象见于麻疹,也见于乙型肝炎。有些遗传病如血友病、白化病等,多见于某些家庭。通过谱系研究,某些精神病和高血压也与遗传有关。种族对疾病的发生,也有资料证明发病率有差异性。由于习惯不同可造成不同的发病,如回族人不吃猪肉,他们就不会感染猪肉传播的寄生虫病。

3. 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疾病发生的第三个基本因素。环境不同,疾病发生发展就会不同。疾病在世界上分布不一致,各国各城乡的分布各有其特点,说明不同环境对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生物环境的影响,由人→土壤→人的疾病的病原体有原虫、蠕虫、细菌等,这类疾病在以人粪作肥料的农村较常见。由动物→土壤(或水)→人的疾病有炭疽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常见于农村。

   物理环境包括海拔高度、土壤性质、水源供给、空气压力、气候特征等。这些都与疾病发生有关,如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4天,死亡人数与1951年同月相比,增加约4000人。温带地区夏秋肠道病多,冬季呼吸道疾病常见,寒冷气候对肺心病也有一定影响。

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等与疾病消长有着密切关系。在中国,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过去曾时有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广大人民健康,对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进行了大力预防,使这几种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

   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对疾病的发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条件可以影响健康,健康更影响经济。交通发达对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潜伏期内感染者入境而不被察觉,可能导致疾病流行。医疗防疫设施对于一个地区的疾病发生、发展、流行和死亡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群移入一个新的地区,对该地区原存在的疾病往往没有抵抗力,一旦感染,可能发生流行。移入的人群亦可带病入境。战争与疾病流行有密切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虱传斑疹伤寒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作战而死亡的人数。战争不仅使战士发生多种疾病,居民亦常被波及。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077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