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鹦鹉衣原体

鹦鹉衣原体
 
摘要: 鹦鹉衣原体是衣原体科,衣原体属的一个种,和它并列的另一种是沙眼衣原体。它们都是原核细胞界,暗视细菌派,立克次体纲,衣原体目的成员,是细菌范围内的生物,其特点是必须寄生在真核细胞内,且寄生程度比立克次体还要深刻。

鹦鹉衣原体是衣原体科,衣原体属的一个种,和它并列的另一种是沙眼衣原体。它们都是原核细胞界,暗视细菌派,立克次体纲,衣原体目的成员,是细菌范围内的生物,其特点是必须寄生在真核细胞内,且寄生程度比立克次体还要深刻。鹦鹉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能量寄生的原核生物,有特殊而明显的增殖周期,有原生小体和网状体交替出现。

原生小体呈球形,直径约0.3μm,中央部位有电子致密物质,即“类核”,外包以2层膜。外膜质地较硬,能耐受胰酶处理,对大分子物质的渗透性较小,但含有血凝素。这种血凝素能和原生小体分开,能凝集小鼠和家禽的红细胞。内膜由六角形排列的亚单位组成。原生小体兼含DNA和RNA,含量为1∶1。用Giemsa染色,原生小体呈紫色,可以在光学显微镜(油镜,×900)下看到。原生小体是鹦鹉衣原体的细胞外形式,对宿主细胞有感染性,对小鼠有毒性作用。

网状体呈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直径0.5~1.0μm。也具有类核,但比较疏松且位於颗粒的周围。网状体也有外膜和内膜,其外膜质地比较脆,容易破裂,对大分子物质的渗透性较高,不含血凝素,也不耐胰酶处理。在网状体中,DNA∶RNA=1∶3,用Giemsa染色,网状体呈兰色或暗紫色,亦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网状体是鹦鹉衣原体的细胞内形式,对宿主细胞无感染性,对小鼠也无毒性作用,但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原生小体吸附到宿主细胞上后,经过吞噬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内,并被胞浆膜所包裹而形成吞噬小体。在此吞噬小体内经数小时,原生小体的外膜失去其硬度,内膜破裂消失,类核分散并渐变得疏松,即形成网状体。这种网状体首先增大体积,然后在进入宿主细胞后10~15小时,开始进行二均分裂增殖。新形成的网状体又先增大体积,继之以二均分裂。于是网状体的数目不断增加。在进入宿主细胞后20~30小时,一部分网状体出现中央浓缩而形成类核,体积变小,形成原生小体。此时大部网状体仍在进行二均分裂增殖,但又有一部分网状体变为原生小体,直到整个宿主细胞充满这两种小体。最后,宿主细胞终于死亡,释放出原生小体。每个新的原生小体又吸附在另一个宿主细胞上,开始一个新的增殖周期。有时把上述增殖中的2种小体的堆积连同宿主细胞反应产物,称之为衣原体的包涵体,可用Giemsa染色进行观察。鹦鹉衣原体的单个增殖周期的长短,在衣原体不同株之间有差异,不同宿主细胞中也有差异,但一般在48小时左右。

鹦鹉衣原体能耐受气溶胶化过程。据Detrick要塞(1970)报导,在26.67℃,RH 30%下,将鹦鹉衣原体、天花病毒及黄热病毒混合喷雾,结果说明,鹦鹉衣原体的生物衰亡率虽比天花病毒大得多,但和黄热病毒类似。他们还将鹦鹉衣原体分别和天花病毒或黄热病毒混合感染单层细胞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成功。苏联曾进行鹦鹉衣原体和PR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时协同增效和实验诊断的研究。

鹦鹉衣原体容易发生变异。抗青霉素株和抗四环素株均已出现。近年发现,本病不仅和军团杆菌病的临床表现相似,而且这二种病原体之间还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很值得重视。

鸟粪或鸟类其它分泌物内的鹦鹉衣原体,在室温下可存活7天左右。在6℃~10℃暗处,鹦鹉衣原体的感染力可保持25天左右; 在-20℃可保持一年以上; 在-70℃可长期存活。加热56℃5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分钟,鹦鹉衣原体即可灭活。2%氯胺,1%甲醛或3~5%酚溶液,均可在3小时内灭活鹦鹉衣原体。鹦鹉衣原体对甘油、乙醚和乙醇也很敏感。在常温下用这些制剂处理半小时,鹦鹉衣原体即可灭活。因此在采集、运送、保存此类标本时,不可使用甘油。青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均能抑制鹦鹉衣原体的增殖但不能杀死,治疗时应注意。

鹦鹉衣原体适于鸡胚卵黄囊中培养,能增殖到高滴度,且可多次传代而不丧失其感染力。因此在1965年以前,该法是分离和培养鹦鹉衣原体的主要方法。在实验动物中,小鼠对鹦鹉衣原体最易感。经脑内、腹腔、皮下、肌肉、滴鼻、口喂或接触等途径,均可使小鼠感染发病或死亡,但小鼠的发病情况随衣原体的株间差异而有不同。小鼠的内脏含有高滴度鹦鹉衣原体,也可多次传代而不丧失其感染力,也是分离和培养衣原体的重要方法,但必须警惕小鼠的隐性感染。北京鸭对鹦鹉衣原体也很易感。猴滴鼻感染后可出现和人类感染相类似的症状,但不能多次传代。豚鼠和家兔对鹦鹉衣原体的易感性较差。

鹦鹉衣原体可在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增殖,最常用的有L-细胞和Mc Coy细胞,其次为BS-C-1、HeLa和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1965年以来,不断使用促进鹦鹉衣原体增殖的细胞培养法,如:离心沉淀接种法,辐射处理细胞法,或分别使用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亚叶酸(leucovorin)、糖皮质甾类 (glucocorticoid)、DEAE-右旋糖甙、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5-碘去氧尿核甙或aminopterin等药物处理细胞,均可增强衣原体的增殖。在这些细胞培养系统内可出现细胞病变或空斑。

鹦鹉衣原体必须寄生在真核细胞内,因为它虽能自己进行大分子物质合成,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系统,不能形成ATP类的高能物质,故一般认为它是细胞内能量寄生物,与细菌和立克次体均有所不同。

鹦鹉衣原体特别容易发生气溶胶传播,因而容易发生人类实验室感染。1940年在美国某一实验室进行鹦鹉衣原体试验时,有一工人推小车从走廊经过该实验室门外一次,该工人竟感染本病。1931~1956年间,仅在美国,共发生人类实验室感染70例,其中7例死亡。

总之,可以认为,鹦鹉衣原体是一种可能的生物战剂,既是失能性生物战剂,又可导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组报告及《化学、生物战问题》中,均将鹦鹉衣原体列为可能使用的生物战剂。已经证明,我国人群对鹦鹉衣原体普遍易感,必需警惕。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805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9
  • 更新时间: 2013-01-09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