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巴甫洛夫学派和精神病学

巴甫洛夫学派和精神病学
 
摘要: 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1849~1936)是一位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的研究工作十分出色而荣获诺贝尔奖金。不久,即转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对精神病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兹将巴甫洛夫学说中与精神活动有关者分述于下

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1849~1936)是一位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的研究工作十分出色而荣获诺贝尔奖金。不久,即转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对精神病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兹将巴甫洛夫学说中与精神活动有关者分述于下。

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或称“暂时性联系”的理论。这是他整个高级神级活动学说的基础。

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包括基本神经过程,分析与综合、扩散、集中和相互诱导等。他指出基本神经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兴奋过程,另一种是抑制过程。巴甫洛夫把抑制过程又分成两种,一是被动抑制,或称非条件性抑制,另一种是主动抑制,又称条件性抑制,或内抑制。被动抑制又有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之分。外抑制是外界刺激进入大脑皮质引起某一部位兴奋后,使其他部位的兴奋状态转为抑制。而超限抑制则是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限度,有可能造成皮质细胞损害时,出现的抑制过程,它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也称保护性抑制。巴甫洛夫通过实验证明,睡眠也是一种抑制过程。他观察到,动物从清醒到完全睡眠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过渡时相,或称位相状态,包括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和抑制相。处于不同时相的动物,对条件刺激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处于反常相的动物,弱刺激可引起最大效应,而强刺激只引起微小的效应;处于超反常相的动物,阳性条件刺激几乎完全丧失效力,而抑制性刺激反可引起明显的阳性效果。

巴甫洛夫根据动物实验,总结出神经过程运动的三条规律即扩散、集中和相互诱导。实验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并不经常只停留在一个部位,而是向周围皮质和皮质下部位扩散。在发生兴奋过程的同时也发生着相反的过程,即抑制。它限制兴奋过程,使之沿着一定的路线活动,并使之集中起来。抑制过程同样也能扩散和集中。如果在兴奋部位的周围发生了相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而在原来抑制部位的周围发生了兴奋过程,则叫正诱导。这种诱导可以限制相反的神经过程的扩散,促使它集中,叫做同时诱导。另有一种诱导形式,即同一部位由兴奋过程转为抑制,或者相反,由抑制过程转为兴奋,称为相继诱导。这些诱导现象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又密切联系着。

巴甫洛夫认为一些阳性的和抑制的条件反射,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联合起来构成一个功能系统,这个系统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即可形成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可以保证机体对复杂的环境作出迅速而熟练的反应。动物实验表明,动力定型的破坏和改造,可以引起神经症。

神经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根据动物在条件反射实验中的不同表现,建立了神经类型学说。他以两种基本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作为标准,分出四种神经类型即:弱型、强而不均衡型、强而均衡惰性型、强而均衡灵活型;分别相当于希波格拉底的四种人类的气质型即:忧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巴甫洛夫把神经类型看作是先天特征和后天影响的混合物,认为神经类型具有可塑性。

巴甫洛夫在研究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时,把人脑的神经活动归纳为三个功能系统:①皮质下系统活动,即先天性非条件反射活动,包括本能活动。②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即对现实的具体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活动,为动物和人类所共有。③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即对现实的抽象信号语言文字形成的条件反射活动,为人类所特有。这三个功能系统代表人脑在进化过程中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皮质下活动比较原始,受皮质活动的控制,并给皮质活动以支持。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则是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常接受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支持。由于有这两种信号系统,巴甫洛夫又把人的神经类型分成为: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艺术型的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比较占优势,也就是形象的情感活动占优势;思维型的人则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也就是以抽象的语言思维占优势。中间型的人,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相对平衡。

实验性神经症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巴甫洛夫对实验神经症的研究,标志着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从生理学进入病理学的领域。巴甫洛夫从动物实验观察到,下述三种情况均可使实验动物已形成的条件反射消失,出现行为异常,即所谓“神经破裂”现象。这三种情况是:①刺激非常强烈,引起兴奋过程过度紧张。②过分复杂、精细地分化,造成抑制过程过度紧张。③兴奋和抑制过程急剧变化,或动力定型急剧改变,引起的过度紧张。在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注意到,动物的神经类型对病理状态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弱型或强而不均衡型的动物,在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较易发生“神经破裂”。巴甫洛夫指出,减轻神经作业,避免再度紧张,是促使病理过程恢复正常的首要步骤; 他认为采用适当溴剂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从1931年开始,巴甫洛夫对神经症和精神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虽然他注意到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他很想把动物实验中积累的大量资料和由此而阐明的规律进一步应用于临床,也就是他自己所说:“在病理生理学的底布上绣起精神病理学的花纹来”。

关于人类的神经症,巴甫洛夫认为以弱型和不均衡型的人最为常见,但在机体内外极艰难的条件下,强而均衡型的人也可患神经症。他把精神衰弱看作思维型的极端化,把癔症看作艺术型的极端化,而认为神经衰弱患者属于中间型。巴甫洛夫把神经衰弱分为两种,一是有明显内抑制过程减弱、兴奋性占优势的神经衰弱,另一是有明显的弥漫性抑制、兴奋过程减弱的神经衰弱。他认为精神衰弱患者的特点是大脑皮质活动较皮质下活动病理地占优势,第二信号系统较第一信号系统病理地占优势。癔症患者则相反,以皮质下活动及第一信号系统病理地占优势。

对精神病理现象的解释 巴甫洛夫把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理解为位相状态。常见于癔症患者的幻想、朦胧状态和强直性昏厥,他视为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过渡状态; 癔症性痛觉消失、不全麻痹,也被看作“局部睡眠”的表现。处于木僵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一般刺激无反应,但用小声与他讲话时反而可以获得回答,这是反常相的表现;而有违拗症状的患者对阳性刺激无反应,但对阴性刺激却有反应,则是超反常相的表现。

巴甫洛夫关于“孤立病灶”和”病理惰性”的概念在解释精神症状的发生机制时应用颇广。所谓孤立病灶是指在一般高级神经活动正常的背景上出现功能障碍的个别病变点。这类病灶是以往精神创伤的后果,长期遗留下来可成为旧病复发的根源。这类病灶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如果变得异常顽固,则形成病理惰性现象。巴甫洛夫以病理惰性现象解释幻觉、妄想、强迫症状、精神自动症、刻板动作、重复动作等多种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他认为,病理惰性兴奋集中于第一信号系统感觉分析器时,则表现为形象性幻觉,而病理惰性抑制集中于运动觉分析器时,则可引起运动的持久抑制。巴甫洛夫还得到与病理惰性相反的一种状态,即病理的灵活性。他以此解释神经衰弱患者的“兴奋衰竭”现象。

加强保护性抑制,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是巴甫洛夫对精神病治疗学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巴甫洛夫指出,睡眠具有治疗作用,它不仅能预防大脑皮质细胞因过度疲劳而衰竭,还能使中枢神经系统从病理状态恢复正常。1920年巴甫洛夫的学生Д.Г.Иванов-Смол-енский倡导睡眠疗法,其后在苏联曾广泛用于精神科及内科疾病。根据巴甫洛夫的治疗原则,1950年苏联开始推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这一制度保证患者在医疗环境中,尽量地避免或减少劣性刺激,增加良性刺激,使神经系统得到保护,以便早日恢复健康。

在苏联,最先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应用于人类的是Н.И.Красногорский(1909)。把条件反射方法应用于精神病临床的精神病学家有В.П.Протопопов(1909)等人。巴甫洛夫逝世后,他的学生Быков提出了大脑皮质与内脏相关学说,Иванов-Смоленский对高级神经活动病理生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巴甫洛夫学说不仅在苏联广为传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派别,在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影响。

近年研究 近20年来,由于采用了当代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组织学的新技术,并接受了一些其他学派的观点和理论,巴甫洛夫学说有了某些新的进展。Асратян把条件反射理论与心理学中的“联想”、“尝试与错误”、“操作条件反射”的概念融合起来,提出了“因果条件反射”的新概念。在因果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条件信号不是由实验者偶然选择的无关动因,而是自然对象的因果联系。他认为这种反射是高等动物主动适应行为的基础。他还认为双向条件联系可能是操作条件反射和实现复杂行为的基础。根据神经生化和超显微结构的研究,Асратян提出了一个假说,在条件联系接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神经元膜的状态。突触机制与膜机制是互相补充的。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11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