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气是一类糜烂性毒剂,可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使人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在中毒局部产生炎症和坏死,并能引起全身吸收中毒。芥子气有异味,误服大量芥子气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发生消化道中毒,潜伏期较短,中毒症状较剧,并易留有后遗症状,应对中毒伤员及时组织救治。
消化道损伤主要由于误服芥子气染毒水或食物所引起,但严重的皮肤及呼吸道吸收中毒也可见到有消化道症状。经口中毒的特点是损伤上消化道,以胃为主,非经口吸收中毒的特点是损伤下消化道,以小肠为主。芥子气经口中毒常引起严重损伤,中毒后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可出现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穿孔。
病理 误服芥子气的病例,常在舌、齿龈及咽部粘膜发生糜烂、出血和坏死性病变。食道壁增厚,呈出血性坏死性食道炎。粘膜表面呈纵行条纹状出血。镜检见到粘膜坏死,粘膜下蜂窝组织炎改变,往往在食道下段较重。胃常呈出血性坏死性胃炎的改变,有时食道的改变不明显而胃的改变已很显著。胃壁增厚,粘膜肿胀,皱襞增宽,沿皱襞突起呈线状分布的广泛出血。有时粘膜上覆盖纤维素性薄膜。镜检见深浅不同的粘膜坏死,粘膜下组织呈严重的出血、水肿和白细胞的浸润。后期食道及胃可形成溃疡。
临床症状 消化道芥子气中毒的潜伏期较短,多在15min到1h内很快出现流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后出现全腹疼痛、厌食、腹泻及柏油样便。口唇、舌、牙龈、口腔粘膜呈现水肿、充血、水疱及溃疡,造成吞咽困难和言语障碍。中毒不严重时上述症状可逐渐好转,伤员腹痛减轻,但厌食可持续一段时间。食欲好转为预后良好的标志。后期可遗留有消化不良、腹胀、上腹痛、胃酸低及排空障碍等。重度损伤预后较严重,可由于全身吸收中毒和严重休克在数天至十几天内死亡。
急救治疗 消化道染毒时应立即用手指刺激舌根,反复引起呕吐。洗胃越早越好,洗胃液可用2%碳酸氢钠、0.05%高锰酸钾或0.5%氯胺水,每次500ml,反复冲洗十余次。温度要适宜,压力不能过大,以免加重粘膜损伤。洗胃后再给予10~20g活性炭加水100ml吞服。洗胃液及早期呕吐物应及时消毒。
呕吐、腹痛剧烈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g。病人烦躁不安时给镇静剂。有溃疡性病变时,口服氢氧化铝。唇、口腔粘膜溃疡面可用5%可卡因溶液加入2%美蓝涂抹。最初几天应禁食,然后改为流质、半流质。同时应积极治疗胃肠道并发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