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历史的今天 >>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代兵马俑

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代兵马俑
 
摘要: 1975年7月10日 (农历六月初二),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代兵马俑。

1975年7月10日报道,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一处规模巨大的秦代陶俑坑。

这一陶俑坑是当地农民在抗旱打井过程中发现的。经考古工作者探测,确认为一号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2600平方米,出土的武士俑约有6000个左右,排列成一个完整的军阵场面。武士俑和车骑有规律地间隔对称排列,阵容整齐,武士俑形体高1.82米,身着战袍铠甲,挟弓挎箭,或左手执剑、矛、弩机等锋利的实用兵器。雄骏的陶马,形体大小也与真马相似,以四匹编组,拖一辆战车。这些生龙活虎的武士和骏马集结的军阵场面,再现了秦始皇千里驰骋,南征北战,横扫奴隶主残余势力,统一中国的宏伟壮阔的情景。

根据现场清理和文献记载,这批陶俑大体是秦始皇在世时制作的,距今2100多年。这些雕塑珍品,艺术手法明快细腻,风格朴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陶俑、陶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马大小相称,比例相宜,造型准确,俑、马各个细部雕塑极为精巧。陶俑发式多样,面容各异,姿态威武。陶马双耳直立前倾,额前两绺分鬓微向上翘,昂首嘶鸣,形态逼真。同时,俑、马肉质感很强,栩栩如生。这样大型的雕塑,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从考古发现上看,都是举世罕见的。1976年,二、三号俑坑也相继被发现。秦俑二号坑位于一号俑坑的东端北侧,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相当于一号坑的一半。二号坑内的军阵比一号坑特殊,兵种多,形象也多样,是一座战车、步兵和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兵阵。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比一号坑小得多,只见战车一乘、马四匹、陶俑数十,是一、二号坑的统帅部--军幕。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是我国考古事业的重大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9年,在一号俑坑上建起了一座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古军事遗址博物馆。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500 次
  • 发布时间: 2013-07-11
  • 更新时间: 2013-07-11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