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镉中毒

镉中毒
 
摘要: 镉(Cd)为微带蓝色而具银白色光泽的柔软金属。原子量112.4,比重8.65,熔点320.9℃,沸点767℃。易溶于稀硝酸。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红色火焰,产生褐色氧化镉(CdO)烟。生产中接触镉及其无机化合物烟尘的作业见附表。

镉(Cd)为微带蓝色而具银白色光泽的柔软金属。原子量112.4,比重8.65,熔点320.9℃,沸点767℃。易溶于稀硝酸。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红色火焰,产生褐色氧化镉(CdO)烟。生产中接触镉及其无机化合物烟尘的作业见附表。


常见镉作业及其所接触的镉化合物


行业作 业接触物
镉冶炼
蓄电池
颜料
冶炼、精铸
镍镉蓄电池
镉黄生产
镉、氧化镉
硫酸镉
硫化镉、硫硒化镉、
硫化汞镉
陶瓷
摄影
原子能
电子工业
塑料
陶瓷器生产的磨光
制板
制控棒
半导体、光电管
氯乙烯稳定剂
醋酸镉
溴化镉、氯化镉
氟化镉
硒化镉
硬脂酸镉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中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摄取而蓄积的。镉尘及烟雾可经呼吸道进入。肺内吸收约占总进入量的25~40%。镉通过消化道的吸收率一般不超过5%,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吸入的大颗粒镉尘沉着于咽部,以后经吞咽入消化道再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镉主要与红细胞结合,血浆中镉只占血液中总量的1~7%。镉可与血红蛋白和金属硫蛋白结合。镉主要蓄积于肾脏和肝脏。肾中镉含量约占体内镉总量的1/3,而肾皮质中的镉含量约占全肾的1/3。镉主要通过胆汁随粪排出,也可经肾随尿排出。长期接触镉者尿中镉排出量显著增加,一般在接触1年后即开始增高。镉进入人体后可促使肝脏合成金属硫蛋白增加。金属硫蛋白是可溶性低分子量蛋白,其中氨基酸组分中约1/3是半胱氨酸。每个金属硫蛋白中有20个巯基,易与镉结合成镉-金属硫蛋白,后者主要蓄积于肝和肾。目前多数人认为机体产生金属硫蛋白是一种防卫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急性中毒的靶器官是肺脏,而慢性中毒主要是肾脏和肺脏。吸入高浓度镉烟或粉尘后1~10小时,出现咽部刺激感、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并可伴有发冷、出汗、周身酸痛、头痛、头晕等。严重患者数日后,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加重,可有哮喘、咯血痰。患者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少数患者可有腹痛、腹泻。X线检查可见肺水肿或肺炎征象。有人在吸入第3天以后出现增殖性间质性肺炎,病理所见为肺泡上皮增生和肺泡间隔肥厚、水肿。

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①肺气肿:呼吸障碍逐渐恶化,发展成肺气肿,这是由于肺泡膨胀,肺泡壁肥厚海绵化的结果。肺气肿时多无慢性支气管炎症。②肾损害: 特点是产生特殊的蛋白尿,属肾小管型。肾小球滤过功能一般多正常,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因而正常时能回吸收的物质在尿中出现。在镉中毒的早期尿中即有多量的低分子量蛋白出现,包括: β2-微球蛋白(分子量11,800),维生素A结合蛋白(分子量21,000),游离轻链(分子量22,000),核糖核酸酶(分子量11,700)和溶菌酶(分子量14,300)。分子量为6600的镉金属硫蛋白,也能从尿中排出。慢性镉中毒除蛋白尿外,还可出现糖尿和氨基酸尿。尿镉排出量增加。③嗅觉减退或丧失:长期接触镉的工人中,出现此种症状者可高达66%。但有的患者鼻粘膜未见任何改变,因此认为可能是嗅觉中枢受损所致。④骨质改变: 目前生产条件下发生骨质改变者极少,特别是给接触镉工人供应牛奶以后。但在过去,劳动条件较差,曾报告制造碱性蓄电池的工人,有的骨x线片上显示有骨软化和佝偻病样改变,并看到长骨骨质疏松等。⑤贫血: 可出现轻度低色素性贫血。⑥牙黄色环:接触氧化镉粉尘2年以上,尿镉在0.89μmol/L以上,血镉在35.59μmol/L以上者可有牙黄色环体征。

日本发现某些地区由于长期食用被污染的、含镉量很高的米和水而发生痛痛病(骨痛病),主要病变为骨软化症。疼痛始于下肢,后遍及全身,因多发性病理性骨骼变形,影响活动以致长期卧床。但最近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该地区过去为缺钙的骨软化症的流行区,因此该地区出现的痛痛病是镉中毒与潜在的骨软化症的结合,而不是因镉中毒而引起的骨软化症。因为在日本的其他地区,也有长期食用含镉量很高的米,但未出现痛痛病。此外,也有人认为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镉与经口进入人体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同,即迄今在工厂接触镉的工人中,未见到有类似日本痛痛病的病人。

有些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长期接触低浓度镉有关。但有关镉与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资料极少。至于致癌问题,曾报道接触氧化镉的工人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但亦有否定者。

氧化镉烟所致急性中毒多发生于焊接或切割含镉金属时,根据生产情况和临床症状不难诊断。慢性镉中毒应采用综合性的诊断方法。下列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①尿镉测定: 正常人尿镉一般不超过0.22μmol/L,职业接触者如超过0.27μmol/L可以认为吸收增加。②肾小管功能检查: 尿低分子量蛋白测定,最好直接测定尿中β2-微球蛋白和维生素A结合蛋白的含量。目前测定尿中β2-微球蛋白的较好方法为放射免疫法。也可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SDS-PAGE) 测定,但该法只能测得低分子量蛋白的总量,而不能分析出某一种低分子量蛋白的含量,一般的临床蛋白定性测定法不能查出低分子量蛋白。尿中氨基酸增加、尿糖增加、尿钙、尿磷酸盐也可能增加。尿浓缩功能可减退。

急性中毒时应注意防治肺水肿和感染。可用依地酸二钠钙排镉,但一般开始剂量宜小,可采用通常用量的一半左右,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慢性中毒时应增加营养,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发生肺气肿时应加强肺功能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慢性中毒若使用驱镉络合剂,亦应由小剂量开始,谨慎使用,注意观察肾脏情况,但疗效不够满意。

改革工艺,尽可能用湿法冶炼。含镉污水常用固液分离法处理。

车间空气中氧化镉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36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