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历史的今天 >>我国科学家直接发现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

我国科学家直接发现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
 
摘要: 1990年11月25日 (农历十月初九),我国科学家直接发现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

1990年11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直接观察到辫子般的三链状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有关专家评价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重大发现。

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家在探索生命科学奥秘时,把它作为主攻目标之一。1989年,美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先后直接观察到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证实了用X光衍射方法间接观察到的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的存在。

三链状脱氧核糖核酸的新结构,是由三十七岁的白春礼研究员领导的实验室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发现的。在他们获得这一重大成果之前,类似结构只散见于一些外国科学家用其它技术所得间接结果的推测。有意义的是,三链状脱氧核糖核酸的直接发现者,也恰恰是化学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者,即白春礼领导的实验室。这种原子级分辨率的精密仪器,是化学所等单位于1987年靠自力更生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有关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不仅说明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研究生物物质方面具有极大的前途,而且在了解脱氧核糖核酸螺旋结构上找到了重大突破口。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090 次
  • 发布时间: 2013-11-22
  • 更新时间: 2013-11-2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