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废弃物称为工业废水。由于工业门类众多,生产原料和工艺各不相同,故各种工业废水的水质互有差异。若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质来分,有的以含有机物为主,有的以含无机物为主,有的则兼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以上这些物质都对环境产生污染,从而对人体健康有害,故工业废水处理必须符合工业废水排放的卫生要求。工业废水如直接排入地面水体,可能大量消耗地面水中的溶解氧,毒害水生生物,妨碍水体自净过程,产生颜色和臭味,甚至危害人体健康,使地面水不适于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有些工业废水如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可能堵塞管道、引起爆炸或破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工作。工业废水处理就是运用各种工程技术和设备,去除或减少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数量,或使污染物转化为污染影响较轻的其它物质而消除或减少其危害性。在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同时,常可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质,或将处理后的水再用于生产。
考虑工业废水处理方案前,首先应改革生产工艺,尽量使工业废水消灭于生产之中,例如采用无毒原料和循环用水系统等。还应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方法,加强设备维修和操作管理,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工业废水中所含浓度较高而可以回收利用的污染物,应尽量加以综合利用。某些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放射性污染物或高浓度剧毒污染物,应与厂内其它废水分流,以利于进行特殊处理或回收。有些工业废水含有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则可排入城市下水道,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除去过多的悬浮物、重金属、酸碱物质以及能破坏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工作的各种污染物。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生化处理)。按处理阶段可分为: 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深度处理)。一级处理也称初步处理,通常可选用一种或几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一级处理以后再进行生物处理,称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再选用化学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作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出水常可回用于工业生产。
上述各类处理又包括许多种方法和设备,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工业废水的数量和性质、排放去向(排入地面水体或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接受水体的水文情况以及卫生要求、技术可能性和经济效益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组成合理的废水处理流程。
(1) 物理处理: 用物理原理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漂浮固体或较大的悬浮物,例如格栅、筛网、砂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沉淀、除油、浮选等方法。
(2) 化学处理: 用化学原理使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由有害转变为无害,或使污染物通过凝聚、电解等过程被去除,例如混凝沉淀、氧化、还原、中和、电解等方法。
(3) 物理化学处理: 用化学传质原理使废水中的污染物由液相转入气相、固相或其它液相,达到分离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例如吸附、萃取、汽提、离子交换等方法。
(4)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代谢原理去除废水中溶解的和胶状的有机物,例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