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药,又称抗神经症药,原称弱(效)安定剂,其临床特点具有抗焦虑作用,兼有镇静、催眠、抗痉挛及松弛肌肉作用。
现代抗焦虑药是从1954年出现安宁(眠尔通)后发展起来的,以后新品种不断增加,疗效渐有提高,副作用明显减少, 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以苯并二氮杂䓬类药物(如安定、利眠宁、去甲羟基安定等)为最常用。
抗焦虑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适应证也逐渐扩大。除神经官能症外,各类重性精神病伴有焦虑、紧张、恐惧症状,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有焦虑、紧张症状等,均可合用抗焦虑药治疗。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①丙二醇类(pro-pandiols),如安宁等。②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氯苯羟嗪(安他乐)、苯羟乙胺(苯乃提神)等。③苯并二氮杂䓬类(benzodiazepines),如利眠宁、安定、去甲羟基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氯羟安定等。④四环类,这一类中太息定和麦普替林,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焦虑作用。其他,如催眠药的巴比妥类、溴剂、抗精神病药的泰尔登、甲硫哒嗪,抗忧郁药的多虑平等均具有部分抗焦虑作用,偶可兼顾使用。
目前临床上以苯并二氮杂䓬类药物应用最广泛, 该类药物品种较多,作用虽略有差异,但大致相仿。其临床应用原则有以下几点:①适应证为各类神经症、内因性抑郁症伴焦虑状态者、更年期精神病、其他各种重性精神病的焦虑紧张状态、各种躯体疾病所致焦虑紧张症状。该类药物除抗焦虑、紧张、恐惧外,对痉挛、抽搐、肌紧张及失眠等也可有效。②治疗各种神经症时宜单用一种药物如利眠宁,连续应用2~4周。药物剂量一开始就应达到治疗量或接近治疗量,便于迅速控制病情,使症状减轻或缓解。③治疗更年期精神病、内因性抑郁症及其他重性精神病时,作为辅助药物,如用三氟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合并安定以解除焦虑、紧张帮助镇静,减轻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在用丙咪嗪治疗抑郁症时合并安定以解除部分焦虑、紧张及失眠症状等。④此类药物一般较安全,副作用不严重。常见的副作用有轻度嗜睡、眩晕、头痛、皮疹、恶心、胃肠道障碍(如恶心和食欲不振等)、舌转动不灵、疲倦乏力、步态不稳等。重症肌无力、青光眼、妊娠、高龄病人及车辆驾驶员慎用或禁用。⑤剂量较大,连续使用时可致成瘾。
常用抗焦虑药表
种 类 | 名 称 | 常用量 (mg/日) | 适 应 证 及 临 床 特 点 |
苯并二氮杂草类 | 利 眠 宁 (chlcrdiazepoxide) | 30~90 | 适应证:神经症的焦虑不安、紧张、失眠、烦躁症状;轻性抑 郁症;癫痫伴有性格改变者。副反应:眩晕、运动失调、嗜睡、 疲倦乏力等,此外有口渴、便秘、性欲降低等少见。久用可成 瘾 |
安 定 (dizepam) | 6~30 | ||
去甲羟基安定 (oxazepam) | 60~120 | ||
羟基安定 (temazepam) | 30~120 | 临床应用同安定,安眠作用弱于安定 | |
去甲安定 (medazepam) | 10~30~60 | ||
氯羟安定 (lorazepam) | 4~7 | 临床作用同安定,安眠作用强于安定。可用作安眠药 | |
硝基安定 (nitrazepam) | 5~10~20 | ||
丙二醇 | 安 宁 (meprobamate) | 400~1200 | 适用于焦虑、紧张、失眠、肌紧张等症状,具有催眠作用。久 服后效果减少,可致成瘾。戒断症状较剧烈 |
四环类 | 太息定 (benzoctamine) | 15~40 | 适用于焦虑、失眠及忧郁患者。副作用有:口干、眩晕、嗜 睡、震颤、少数可出现皮疹 |
安宁(眠尔通),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能与巴比妥类产生协同作用,能较好地抗惊厥和松弛肌肉。适用于轻度精神烦躁不安、焦虑紧张和失眠。但因该药久用可以成瘾,且戒断后可引起痉挛、抽搐甚至突然死亡,故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安他乐和苯乃提神,具有轻度镇静作用,兼有抗组织胺作用,适用于轻度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但作用不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