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统计分析的事物及其指标用表格列出,称统计表。它可以代替某些文字叙述,便于计算和分析。广义的统计表包括: ①表达统计结果的统计表,②搜集资料用的调查表,③整理资料用的整理表,④计算指标用的计算表等。本条目只讨论第①种,即狭义的统计表。其余第②、③种见条目“调查设计”,第④种见有关指标计算的条目。1. 统计表的结构: 包括下述几方面:
(1)标题: 位于表的上端,扼要说明表的主题,必要时注明资料的时间及地点。
(2)标目: 有横标目、纵标目以及它们的总标目。横标目说明各横行数字的涵义,如表1内各年龄组的组段;纵标目说明各纵栏数字的涵义,如表1内的“人口数”、“死亡数”及“死亡率”。必要时,在横标目或纵标目上冠以总标目,如表2内的“急性组”、“慢性组”。标目的文字应简明,有单位的指标用括号注明单位,如年龄组(岁)、死亡率(1/10万)。
表1 某县1972年居民食管癌年龄别死亡率
年龄组(岁) | 人口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1/10万) |
0~ 30~ 40~ 50~ 60~ 70~ | 378977 63436 54910 41970 25060 10780 | 2 11 55 151 163 70 | 0.5 17.3 100.2 359.8 650.4 649.4 |
合计 | 575133 | 452 | 78.6 |
表2 某医院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型构成
血型 | 急 性 组 | 慢 性 组 | ||
例数 | 百分比 | 例数 | 百分比 | |
O A B AB | 59 58 49 18 | 32.07 31.52 26.63 9.78 | 33 43 27 8 | 29.73 38.74 24.32 7.21 |
合计 | 184 | 100.00 | 111 | 100.00 |
(3) 线条: 表内线条除顶线、底线、纵标目下边以及合计上边的横线外,其余线条一般均省去,表的左上角不宜用斜线。
(4) 数字: 表内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要一致,上下对齐,数字暂缺或无数字可用“…”或“一”表示。一般应将计算相对数的绝对数同时列出,以便读者了解和核算。
(5)备注: 一般不列入表内,必要时可用“*”标出,注在表下。
2. 制表要求: ①简单明了,每表最好只有一个中心内容,表格的结构要简单,使人一目了然。②合理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通常把主语——分析的事物,置于横标目,如表1内各“年龄组”;把谓语——所用的指标,置于纵标目,如表1内“人口数”等。将主语和谓语连起来,能读成一句话,如“0~岁组人口数为378977,死亡数为2,死亡率为10万分之0.5”。
3. 统计表的种类: 只按一个特征 (亦称标志或标识)分组的统计表称简单表,如表1是按年龄一个标志分组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结合起来分组的称复合表或组合表,如表2将血型和病型两个标志结合起来分组,可以分析不同病型患者的血型构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