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及平均数等)。它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按时间特点可分为时点动态数列和时期动态数列;按基期特点可分为定基比和环比。
时点动态数列和时期动态数列 时点动态数列的指标系间断的若干时点上的数据,如历年的年中人口数或年末人口数、年末人口的性比例、时点患病率等。时期动态数列的指标系一定时期内陆续发生而累计的数据,各指标对应的时期有连续性,如历年的死亡数和死亡率、发病数和发病率。时期动态数列中,前一个指标的期末都紧接后一个相邻指标的期初,从而把整个数列反映的时期全部连续起来。
定基比和环比 在动态数列中,统一用某个时点或时期的指标作基数(分母),算得各个时点或时期指标的相对比为定基比。一组定基比的基期是相同的。在动态数列中,一律以前一时点或时期的指标作基数(分母),算得各个时点或时期指标的相对比为环比。环比的基期是依次更换的。
例1 某市结核病死亡率的动态数列见表第(1)栏、第(2)栏,试计算定基比(以1964年为基期)和环比。
某市1964~1978年结核病死亡率
年份 (1) | 死亡率(1/10万) (2) | 定基比(%) (3) | 环比(%) (4) |
1964 | 42.2 | 100.0 | — |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 36.3 34.8 36.4 36.3 32.9 34.8 31.7 30.7 23.6 23.7 27.4 24.3 20.3 14.9 | 86.0 82.5 86.3 86.0 78.0 82.5 75.1 72.7 55.9 56.2 64.9 57.6 48.1 35.3 | 86.0 95.9 104.6 99.7 90.6 105.8 91.1 96.8 76.9 100.4 115.6 88.7 83.5 73.4 |
定基比。以1964年的死亡率42.2/10万为基数,则
余类推。结果见表第(3)栏,可见该市15年来结核病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1978年约下降到1964年的1/3。
环比。各以前一年的死亡率为基数,则
余类推。结果见表第(4)栏,可见该市15年来结核病死亡率在总的下降过程中是有起伏的,如1967年、1970年、1975年均略有回升。
平均速度 一组动态数列如有基本一致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可按下式计算其平均速度:
平均上升速度=环比的几何均数-100,(1)
平均下降速度=100-环比的几何均数。(2) 环比的几何均数可按一般几何均数的算法,也可用式(3)简算。
计算过程中,如用较多的小数位,二者结果应相同。环比数列如出现大幅度的升降波动,一般不宜计算其平均速度。
例2 例1的指标有大体一致的下降趋势,求平均下降速度。
按式(2),平均下降速度=100-92.8=7.2(%),表示该市结核病死亡率每年平均递降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