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是减少管道气流噪声的设备,主要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消声器三类,以阻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消声器应用较广。良好的消声器应该消声量大、气流阻力小,体积小,经久耐用。
阻性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组成不同形式的气流通道(图1),使声波通过多孔材料时被吸收转化为热能而达到消声的目的。这种消声器对中频和高频噪声有明显的消声效果,对低频噪声的效果较差。
阻性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与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 (吸声系数),气流通道截面形状、宽度、长度有关。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愈大,气流通道的宽度愈窄;长度愈长,消声效果就愈好。为了增多声波与多孔材料的接触机会,可将气流通道截面布置成片式或蜂窝式,并使通道狭长。多孔材料愈厚,对低频声的消声效果愈好;不过随着多孔材料厚度的增加和气流通道的狭长,气流阻力也将愈大。
图1 阻性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的消声量(TL)为:
式中: 消声系数;
消声系数与吸声系数α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吸声系数α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1.0 |
消声系数 | 0.11 | 0.24 | 0.39 | 0.55 | 0.75 | 1.0~1.5 |
P 消声器空气通道截面的周长(m);
S 消声器空气通道截面面积(m2);
L 消声器空气通道长度(m)。
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所用的吸声材料相同,空气通道的
长度也相同,则P/S比值愈大,消声效果愈好。窄截面的P/S比值要比圆形或方形截面为大,所以消声器的空气通道截面多为狭长的矩形(片式)。
多孔吸声材料两内表面之间的距离(1)与声波波长(λ) 之比1/λ<0.1时,消声量(TL)为:
式中: 声波无规则入射时的平均吸声系数。
如采用声波垂直入射(正入射)时的吸声系数(α0)′则:
抗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利用反射,干扰、阻碍声能向外传播、共振等而达到消声的目的,适用于消除中频和低频噪声; 大体上可分为扩张式抗性消声器和共振式抗性消声器两类。
扩张式抗性消声器由截面大小不等的空气通道所组成。当声波通过截面突然变化的通道时,声波发生反射(反射至声源或多次往复反射),使声能减弱。消声量(TL)为:
式中:
m 扩张腔出口截面积(S出)与进口截面积(S进)之比。S、S进、S出分别为扩张腔和进、出口管的截面积(m2);
m1=S/S进;
K 波数,K=2π/λ。λ为声波的波长(m);
L 扩张腔长度(m)。
当sin2KL=1时,消声量最大。当sin2KL=0时,消声量最小,即对一定频率的声波起不到消声作用。这样频率称为“失效频率”。
增大扩张比m,可以提高消声量。扩张式消声器的主要缺点是对一定频率的声波不起作用。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可以将几种不同构造的消声器串联使用。
共振式抗性消声器利用共振结构的阻抗,使声波产生反射,减弱声能,以达到消声的目的。在气流通道外面设共振腔,内管上有许多个小孔与共振腔相连(图2)。当声音的频率与共振腔的共振频率相同时,就会发生共振。共振时,由于摩擦和阻尼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起消声作用。
图2 共振式抗性消声器
单腔共振式抗性消声器对频率为f的声波的消声量(TL)为:
式中:
G为小孔传
导率;
G=
S/t+0.8d;
S为小孔总面积(m2);
t为孔板厚度 (m),通常t=1~5mm;
d为小孔直径(m),通常d=2~10mm;
V为共振腔总积(m3);
A为内管截面积(m2)
f0为共振腔固有振动频率(Hz),
C为声音传播速度(m/s)。
微孔板消声器由许多孔径1mm左右的小孔管(或板)组成 (图3),也是一种共振式抗性消声器。
图3 微孔板消声器
1.气流 2.内管 3.外管 4.外筒
5.微孔直径1mm
图4 阻抗复合消声器
阻抗复合消声器 有些消声器既具有抗性消声器的基本形式,又在结构上采用吸声材料,或者以多孔吸声材料衬垫于扩张腔或共振腔的内壁(图4),所以兼有阻性和抗性两类消声器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