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地方病 >>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
 
摘要: 大骨节病又名Кашин-Бек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北到西北和西南,约十多个省、自治区中皆有病区存在(参见“大骨节病的流行学”条)。在国外,苏联的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山区亦有本病发生。大骨节病的基本病变是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 (参见“大骨节病的病理学”条)。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在成人中新发病例甚少。

大骨节病又名Кашин-Бек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北到西北和西南,约十多个省、自治区中皆有病区存在(参见“大骨节病的流行学”条)。在国外,苏联的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山区亦有本病发生。大骨节病的基本病变是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 (参见“大骨节病的病理学”条)。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在成人中新发病例甚少。

临床表现 主要是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变形、增粗、屈伸受限以及肌肉萎缩,尤以远端关节 (手、足、踝)最为明显。左右两侧虽同时受累,但常以活动量较大、较多的右侧更为显著。幼年患病,骨胳发育有严重障碍者,可表现为肢体短小,关节活动困难,近似残废。在骨胳已经停止发育的成年人中,新发病例的临床表现常为肘关节弯曲和指关节增粗。

大骨节病病程缓慢,初期症状一般不甚明显。有些患者在体力活动时感到容易疲乏,肌肉疼痛,晨起手发紧,四肢关节动作不灵活,有时有蚁走感和麻木感。关节内可出现捻发样摩擦音。一些病人手指末节可向掌侧弯曲。关节疼痛虽非普遍存在,但常随病情进展而加剧。在病势十分活跃的病区中,病人常在指关节增粗前几个月,就感到踝、掌、指、肘、膝等关节处有对称性断续疼痛,特别是在起床、就寝、走路及劳动以后,天气变化或身体不适时更为明显。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手的X线片即可显示指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有增宽、凹陷、硬化等明显病变。

有些病人早期可无自觉症状,待发现指或踝关节逐渐增粗时才知患病。指关节增粗多发生在第2、3、4指,以近位指间关节最为明显。由于指骨关节端变扁平和向外膨大,而致关节隆起。踝关节增粗、变形,在早期检出率相当高,仅低于指关节。踝关节增粗常伴有足跟外形臃肿、足弓扁平畸形。少数病人在指关节增粗前,先出现肘关节弯曲。左右肘关节弯曲程度常不相同。膝关节亦可出现变形、增粗。受累关节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既无发红、肿胀等改变,也很少有压痛。四肢肌肉,特别是小腿和前臂的屈侧肌肉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这种现象在关节有明显改变之前就可出现。

病情严重的年幼病人,由于长短管状骨的骺板软骨遭到严重破坏,干骺端和骨骺发生病理性早期闭合,可造成短指(趾)、短掌和矮小畸形。四肢许多关节显著增粗、变形,屈伸活动严重受限。肘关节弯曲甚者近似直角固定。膝、髋关节屈曲、挛缩、变形,活动明显障碍,蹲下困难。常出现髋、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畸形,腰部脊柱代偿性前凸,臀部后突。病人走路时膝部弯曲,步幅很小,呈“鸭行步态”。

在骨关节改变中,看不到骨性强直。疾病晚期,可因关节软骨或滑膜绒毛等的剥脱,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可引起关节交锁而使症状明显加剧。

临床分度 大骨节病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早期和Ⅰ、Ⅱ、Ⅲ度。但各度之间既不易明确划分,又不一定是由前者发展成后者,故只是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判定的相对标准。这个分度方法具有简明实用的优点,大体上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劳动能力。

(1) 早期: 主要表现为①四肢关节尚未增粗,但有双侧关节疼痛(特别是踝关节,其次是掌指、肘、膝等关节),在走路、劳动之后疼痛加重;②双手手指末节明显向掌侧弯曲(指未弯),第2、3指常同时发生;③四肢关节运动不灵活,紧握拳时手指感觉酸疼,并且不能迅速伸开,肘关节伸直轻度受限。具备其中两项即可诊断为早期。

(2) Ⅰ度: 主要体征有①指关节增粗,桡腕关节在屈伸时可能稍受限;②肘关节弯曲,伸展时<170°;③踝关节增粗、疼痛。具有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Ⅰ度(图1)。



图1 Ⅰ度大骨节病第2、3手指近位指间关节增粗


(3) Ⅱ度: 主要体征有①指关节显著增粗,有短指畸形,手指屈曲受限,握拳时指尖常碰不到掌心,伸直亦有困难;②踝、膝关节增粗、变形显著,活动受限,肘关节弯曲达150°,前臂前后旋有明显障碍;③关节内游离体有时引起关节交锁,四肢肌肉显著萎缩,关节内有粗糙摩擦音(图2)。

(4) Ⅲ度: 主要体征有①身体矮小,短指、短肢畸形显著,成人患者手小、掌方;②四肢关节挛缩极为严重,肘、腕、踝、膝关节活动显著受限,髋关节屈曲挛缩,出现“鸭行步态”,腰部脊柱前凸;③常发生关节内游离体的交锁,四肢关节普遍有摩擦音,肌肉高度萎缩,劳动能力极低(图3)。

X线检查 X线检查对大骨节病的早期诊断与病变性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软骨组织发生变性坏死阶段X线检查不显影,只有在软骨坏死后继发钙化、骨化以及骨性结构发生改变时,才能显示特征性影象。四肢关节X线病变检出率最高部位是手指骨,以下依次为踝、足、肘、腕、膝,受累较少的是肩和髋关节。流行学调查所摄X线片,通常以5~13岁儿童为对象,摄右手(包括腕)的X线正位像。必要时可摄踝、足等更多关节,以资验证。有的病人幼年离开病区并在非病区生活到成年,亦可出现以踝、膝关节为主的临床症状和退行性骨关节病体征,此时X线手片的指骨骨端常有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可帮助诊断。X线分型:国内根据手部X线片的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四型,①干骺型:发病年龄最轻,X线片上以干骺端改变为主,临床症状多属阴性或非常轻微;②干骺骨骺型:除干骺端变化外,骨骺也有变化,临床症状较前型为重;③骨端型:以骨端改变为主,临床上多数有症状,但不一定很严重;④骨关节型:见于骺线闭合以后,整个关节的两个相对骨端都有损害,临床症状严重。由于早期以后的患者,经常是多个部位同时有病变,上述分型方法不能反映所有病变部位,也不能反映病变性质,有时造成混乱。为此近年来在流行学调查中多采用对各组检查对象的病变按干骺端、骨骺、骨端、腕骨四个部位分别计算出有改变的人数和百分数。用此办法处理,可以看出病情和病区性质。



图2 Ⅱ度大骨节病明显短指畸形



图3 Ⅲ度大骨节病身材矮,四肢短,肘弯指短


各骨关节的X线表现:(1)掌指骨:所有掌、指骨都可受累,儿童掌骨改变主要在骨骺的一端,指骨以2、3、4指的第1、2节最为多见。单纯在拇指或小指干骺端有改变者多属生理性变异,不能诊断为大骨节病。①干骺端改变:一般14岁以下儿童都可发生。早期仅干骺端的临时钙化带变形、增宽、硬化,其影像由弯曲、相互重叠、断续的致密线构成。进而这种改变呈现向骨干侧凹陷,同时可见骨骺变形(图4)。如病变继续进展,骨骺与干骺开始早期部分闭合,骺线中央部分先行消失,代之以骨化阴影。骨骺变形,碎裂,也可能部分或完全消失,甚或完全嵌入到干骺端凹陷之中(图5)。此时可有二种X线影象,一种是骺线消失,骨骺变小、歪斜、碎裂,部分或完全被吸收,干骺端向两侧膨大;另一种是骺核基本保持完整的轮廓,但密度低,骺线消失,骺核紧贴在干骺端边缘。后一种情况多见于年幼时患病、病情严重者。由于干、骺完全闭合,骨长径生长停止,掌指骨较正常短;且因各骨干、骺闭合早晚不同,长短不齐,失去正常比例。如果病人脱离致病因子的作用,且尚未发生干骺闭合,则在X线片上可见恢复影象,即:干骺端致密线层次减少、平直清晰。或在骨干深部残留有淡薄的生长障碍线痕迹。②骨端: 发生改变晚于干骺端。其早期影象为骨性关节面毛糙不平,失去光滑的轮廓。疾病继续进展,则骨性关节面模糊、断裂、破坏如鼠咬状,有时还可看到“游离骨块”阴影。关节面两侧由钝圆变锐角。由于局部凸出或凹陷,骨端形成各种各样影象,如由平坦变成锥体形,向一侧倾斜如刀削状,两侧膨大变形等。有时可见关节半脱位。如果出现骨性关节面逐渐趋于整齐,边缘清晰,形成的骨刺变小并逐渐消失,“游离骨块”阴影与骨端闭合,骨性关节面增厚硬化等,则属于修复好转的X线征象。

图4 干骺端边缘骺板临时钙化带弯曲、增宽、硬化,骨端凹凸不平,硬化



图5 第1~5指第1、2节指骨短粗,骨骺变形、碎裂、吸收;骨端变形、硬化、有囊样变;腕骨边缘不整、硬化


(2) 腕骨: 以头状骨和钩骨的损害多见,且早发。早期在近侧端有限局性密度减低区。随着病情进展,其他腕骨相继受损害,腕骨轮廓模糊不清,有小的破坏区。病变严重者骨体明显缩小、变形、边缘硬化,各关节面凹凸不平,腕骨间隙变窄,互相拥挤,腕关节明显变形。

(3) 踝关节: 早期距骨关节面失去光滑轮廓,晚期距骨颈变短,滑车低平变扁,距骨头上翘,关节面硬化且凹凸不平(图6)。胫骨远端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胫距关节间隙变窄。跟骨因骨骺早期闭合,跟骨结节变短,软组织相对增厚。

(4) 足: 趾、跖骨的改变与手的掌、指骨相似。足弓外形扁平。

(5) 肘关节: 常见桡骨小头增生变形,鹰咀及喙突与肱骨远端增生,肱骨小头不发育,关节面增生硬化或有游离骨块。由于肘关节的骨骺较多,患病后各骺的出现和闭合时间参差不齐,因而可造成多种多样的畸形。常见尺桡骨长短不一而导致尺桡下关节脱位。



图6 踝 关 节



距骨颈变短,滑车低平变扁,距骨头上翘,关节面凹凸不平、硬化,跟骨结节短


(6) 膝关节: 儿童时期股骨和胫腓骨干骺端的早期改变与手指骨相似。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膑骨关节面边缘不整齐,钙化带模糊、断裂。成年人病变继续进展,则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胫骨平台可变为凹陷。内外髁发育不均衡,常形成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7) 肩关节: 初期肱骨上端显有破坏,继而肱骨头变大且不规则,颈变短,肱骨干也增粗变短。

(8) 髋关节: 股骨头骨骺下方的干骺端有破坏,且密度不均,骺外形不整齐。股骨头变扁平,颈短粗,关节间隙变窄,髋臼深陷,边缘增生硬化。严重者,大小粗隆增大,外形不规则,股骨上段变形,股骨干缩短。

(9) 脊椎: 病变仅见于儿童时期的患者,表现为椎体变扁,前部较窄,上下缘模糊不整,椎间隙宽窄不均。各椎体均可受累,以下部胸椎与上部腰椎最为明显。

鉴别诊断 大骨节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 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大骨节病的重症患者常继发骨关节炎样改变,因而须与原发性及其他疾病继发的骨关节炎相鉴别。原发的骨关节炎发病年龄常在中年以上,无地区性。主要受累部位为脊柱、膝、踝、髋等负重关节,患病关节的外形变化通常较轻。手指受累时多表现为远端指间关节病,有时因骨质增生形成Heberden结节。大骨节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发病有地区性,儿童青少年多发并影响骨胳的生长发育,手部受累多见于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由于内分泌紊乱、关节软骨或骨骺发育障碍以及感染、外伤等也能引起继发的骨关节炎,但多为单关节受累,常有明确的病因,或能找到原有疾病本身的特点,与大骨节病容易区别。

(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青壮年,起病初期病人可有周身不适、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有时还伴有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等。病变大多开始于四肢小关节,早期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且有较多渗出液,类风湿因子阳性。晚期肌肉萎缩,关节呈梭形肿大,逐渐发生屈曲畸形,直至完全强直、大骨节病起病缓慢,脊柱受累少,不强直,受累关节变形为骨性增大,无较多的关节渗出液,且指、趾关节不呈梭形肿胀。

(3) 分离性骨软骨炎: 膝关节较常见,踝关节次之。表现为软骨下小块骨质坏死,关节软骨与骨质一并发生坏死、分离。碎片脱落后,形成关节内的游离体。病因未明,多有外伤史,可反复出现关节疼痛、积液和交锁现象。病变常见于双膝关节或某单关节。与大骨节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受累部位不同,手指改变少见。

(4) 软骨发育不全: 为一遗传性疾病,无地区性。主要表现为短肢侏儒,故应与大骨节病所致的身材矮小相鉴别。但软骨发育不全,出生后即与正常儿童不同,其四肢短小,躯干相对较长,生长迟缓,头颅近似正常或稍大,前额明显突出,鼻梁深度凹陷,全身多处有软骨发育不全畸形。X线显示骨骺不规则增大,长骨粗短而两端膨大,骨骺呈喇叭形。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与大骨节病形成的侏儒区别。

(5) 佝偻病: 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囟门关闭迟,出牙晚,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串珠样。胸廓呈“鸡胸”状。四肢长骨骺端增大,下肢弯曲。主要X线征象是骨化中心出现晚,骺线模糊不整,呈毛刷样,干骺端凹陷呈杯状,以及骨质疏松。化验检查可见血清磷降低,血清钙正常或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这些在鉴别诊断上有意义。

(6) 严重冻伤: 幼儿时期肢体长时间暴露在严寒环境中,可致指端骨组织改变。主要是2、3、4指末节歪斜或屈曲,骨骺消失,骺与干可早期闭合,以致短粗。患者的手虽很似大骨节病,但有严重的冻伤历史。

(7) 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病): 表现身材矮小,四肢短粗,膝、股关节弯曲,活动受限。甲状腺功能低下,智力和性功能发育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和语言障碍,以及膝、踝阵挛等病理反射,易与大骨节病相鉴别。

(8) 氟骨症: 发病年龄一般多在20岁以后,以30~50岁发病最多。初有腹胀腹泻、乏力、关节肌肉酸痛,逐渐腰弯背驼,严重者步态蹒跚。脊椎骨质硬化,椎管变窄和椎间孔变小,而造成脊髓和神经根损伤。X线可显示骨硬化,在肌肉、韧带等附着处有广泛钙化与骨刺形成。患者多有氟斑牙,尿氟含量显著升高,易与大骨节病相鉴别。

防治 本病由于病因尚未明确,所以还没有公认的针对病因的预防措施,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有:

(1) 改良水质: 病区居民的饮水多为矿化度较低、自然污染较重的地表水或窖水,因而提倡用深井水或泉水,以改善居民饮水条件。曾有报告,饮用与地表无通连的基岩裂隙水和有隔水顶板的第四纪深层地下水,可有一定防病效果。打井时应注意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好井位和含水层。此外,从饮水中有机物中毒的观点出发,则着重于滤过饮水,除去水中有机物,最好是因地制宜地修建滤水设备(包括搅拌池、沉淀池、滤过槽和供水池)集中滤过,统一供水。或在有机物污染的水中,按1%比例,加入活性炭,常温下搅拌2小时后滤过饮用。在病区应避免饮用生水。

(2) 补充饮食中某些无机元素,如硫、钙、镁、硒等。许多病区曾采用向水中投放石膏、卤碱、草木灰浸出物、硫酸盐,服用锅巴盐(含有多种无机元素的陕西产土盐) 等办法,其预防效果各地报告很不一致。还有主张在粮食作物生长期喷施含有微量元素(硒、钼等)的肥料,以提高粮食中含量。1976年以来一些地区采取服用亚硒酸钠的方法,可减少新患发生,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3) 换粮: 一些报告说明,改换病区居民的主食品种或来源,有防病效果。具体作法有: ①病区的旱田改为水田,主食由玉米、小麦改为大米。②病区生产队到邻近非病区串换口粮,用病区出产的口粮代非病区交售公粮。病区粮交到粮库后,由于受到大量非病区粮的混合稀释,不显致病作用。③有条件的地方,把重病区居民自产的口粮调换为国库供应粮。④新收获的粮谷要及时晾晒或加热烘干,防止发热发霉。

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是缓解症状和改进关节功能。

(1)药物治疗: 曾试用过一些有促进修复和解毒作用的药物,如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葡萄糖醛酸内酯,鱼肝油丸、硫酸软骨素等。其中对亚硒酸钠的观察较多,效果较好。过去曾广泛使用过硫酸盐和卤碱,据报道也有一些效果。中草药曾采用过活血化瘀、镇痛祛风除湿的药物,如双乌丸、马钱子丸、小活络丹、加味肾气丸、单方草三七、接骨木等,可减轻疼痛和有限地改善关节功能。曾试投给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结果引起骨质疏松、无菌性坏死,故须慎用。

(2) 理疗和针灸疗法: 能使一些较重患者缓解症状,纠正肌肉挛缩。方法有:①热电刺激疗法,在盒状电极中放入热水,接感应电15~20V,或接直流脉冲治疗机(60~70mA),然后在上下肢前后侧滑动刺激。②离子透入疗法,离子透入的溶液为10%卤碱或5%硫代硫酸钠,采用一般的直流电疗机,电极放在患病关节上作双向透入。③泥疗、蜡疗、光疗、体疗、矿泉浴等,须反复进行。④针灸、拔火罐、按摩,有助于止痛和改进关节功能。

(3) 矫形外科手术治疗: 用于关节挛缩、严重畸形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常发生交锁的患者。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263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