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包括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苦味酸等。
(1) 三硝基甲基:是用硝酸、硫酸混合物与甲苯反应生成,甲苯的硝化采用三段法,即先制成一硝基甲苯,再制成二硝基甲苯,最后制成三硝基甲苯。将不纯的硝化产物洗去废酸,并使之结晶,用亚硝酸钠洗去同分异构的TNT和水溶性磺酸盐。这种废水来自: ①硝化后洗涤TNT的酸性黄色洗涤水; ②用亚硫酸盐处理所产生的红色废水;③冷却水。废水的pH为2.4~2.7,不包括冷却水时为1.2,带有很重的臭味,废水呈黄至红色,色度可达6000~7000mg/L,总固体含量约2000mg/L,其中一半左右是挥发性物质,耗氧量为500~800mg/L。
(2) 硝化甘油: 是用硫酸和硝酸将甘油进行硝化所制成。制造时先将硝酸及硫酸配成的混合物放于硝化器中,然后慢慢加入甘油,把反应物质放于分离池中,使硝化甘油升至分离池上部与过量的酸分开而成为油状液体,从池顶溢流排出,流出的油状液体用水洗涤并用空气搅拌,再用弱碳酸钠溶液洗涤,最后将所得清净的黄色硝化甘油贮于铝池中。
(3) 硝化纤维素: 即无烟火药,其主要成分为硝化纤维。硝化纤维是用硫酸、硝酸混合物与纤维作用,再向湿硝化纤维中加入酒精、乙醚,并以少量的二苯胺作稳定剂,即可制成硝化纤维素。
(4) 苦味酸: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三硝基酚,系用酚磺酸与浓硝酸反应而得。冷却后所得的结晶体重复用冷水洗涤,产生的废水为酸性,并具有腐蚀性,易使其他物质变色,耗氧量一般低于500mg/L。
由上述各种炸药生产的主要过程可以看出,废水中主要含有两种重要污染物,即酸类和硝基化合物。
处理炸药废水的主要方法是中和,常用的药剂为石灰乳,中和后的废水经沉淀后排出。电解法可使硝基化合物分解,从而使色度降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硝化甘油废水,可使废水中的硝化甘油浓度由900~2100mg/L降低到400~500mg/L。三硝基甲苯生产中的废水在生活污水中的比例如超过5%,就会妨碍活性污泥法的作用; 超过25%时,可妨碍生物滤池的作用。据试验,用生石灰破坏硝化甘油,分解时间为3天,石灰用量约为2g/L,产生的污泥不具爆炸性,但出水的pH值很高。
炸药废水还可用多层焦炭滤池或矿渣滤池处理,也可用漂白粉氧化,但耗氧量大,费用昂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