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空气或浮选剂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附着在水中的悬浮物质上,使悬浮物质随着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并连续被撇除的过程称为浮选。
浮选剂是用来降低水(或废水)的粘度并形成泡沫,使水中的悬浮物质更易于上浮的物质。一般可采用动物胶、矾土、松香、甲醛和氢氧化钠等作浮选剂。
浮选法可应用于染色、电镀、造纸、制革、肉类加工、炼油等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污泥的浓缩。
为了使空气进入水中尽快形成气泡,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 曝气法: 采用机械剧烈搅拌,使空气混入水中,但此法形成的气泡附着于悬浮物质的效果较差。
(2) 空气吹入法: 在浮选槽底部吹入空气,利用多孔板或多孔管,使空气扩散逸出。此法形成的气泡附着效果也较差。
(3) 真空上浮法: 废水经过曝气,使空气饱和,再短时间静置于正常大气压下,除去大的气泡,然后把废水送入密闭的浮选槽内。从水槽上部连续抽气,将气压降到230mmHg,持续约5min。此时溶于水中的空气从水中逸出,形成微小气泡,附着在悬浮物质周围,使悬浮物质上浮成为浮渣。
(4) 加压上浮法: 废水进入加压槽后,以2~4kg/cm2的压力送入空气,并在槽内停留30~60s,使空气充分溶入水中。被空气饱和的废水在回复常压时生成70~90μm的微细气泡,此气泡附着于悬浮物上一起上浮。
由于加压上浮法的气泡直径较小,具有良好的附着性,一般较为常用。被空气饱和的废水用泵送入浮选槽时,可在泵前投加助凝剂(明矾、硅酸等),以形成絮凝物,提高净水效果。温度低时溶入水中的空气量多,因此浮选时应避免温度过高。此外还可采用电解浮选法,水经电解后在阴极、阳极分别生成氢、氧气泡,附着于悬浮物质上一起上浮。
浮选法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少,投资低,能适应废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浮渣可连续撇除,较易脱水,但浮选法的设备费用和运转费用均较高,并要求加强维护,而处理效果则较沉降法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