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给水是指对农村居民点和集镇供应生活饮用水的工程措施。农村中人口分布较城市分散,因而用水点也比较分散。农村地区室内卫生设备水平较低时,每人每日用水量较城市中少。农村给水一般包括生活饮用水和社队集镇企、事业单位用水。绝大部份农村给水工程的规模比城市要小得多。过去,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多采用分散式给水。随着农村经济和村镇规划建设的发展,农村社队和集镇的集中式给水工程也在不断兴建,将成为新型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给水工程的设计,应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特点、居民点分布和村镇规划、卫生状况和经济水平,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和分期建设。供应的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给水系统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方面组成。见“取水构筑物”、“给水水泵”和“配水系统”等条。
农村给水系统采用的净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源水质和当地条件来选择。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可利用天然池塘或洼地修建自然沉淀池,再经过慢滤池过滤流入清水池,加氯(漂白粉)消毒后供居民取用。这种系统建造和管理都较简易,但居民用水还不很方便。一般可将混凝剂和消毒剂(漂白粉)溶液投加到原水中,再用进水泵送入平流沉淀池或斜板(斜管)沉淀池; 也可用各种澄清池代替沉淀池,但澄清池的管理技术要求较高。沉淀 (或澄清)后流入快滤池进行过滤。如原水浑浊度不高(<100mg/L),可将加过混凝剂和消毒剂的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送入双层滤料滤池进行接触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池,然后用水泵送至水塔和管网供应用户。如采用压力式快滤池,则可利用进水泵的压力,将净化水直接送上水塔供给管网上用户使用。设计农村水厂时,应尽量选用效果可靠、操作管理简单和维修方便的净水设备。近年来我国有些工厂研制不同型号的综合式净水构筑物,将各种净水过程组装成一个构筑物,也可供农村水厂选用。
由于农村居住分散,给水管网宜用枝状,管道走向的配置应结合远近期村镇规划。农村居民用水时间比较集中,而水厂的净水工作通常不是全天运行的,因而配水系统中应建立高架水塔或利用地形设置高位水池,以利供水量的调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