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公共卫生工程学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
 
摘要: 全面通风是对建筑物内进行有组织的全面通风换气,以维持整个建筑物以内空气环境的卫生条件。



全面通风是对建筑物内进行有组织的全面通风换气,以维持整个建筑物以内空气环境的卫生条件。

在工业建筑中受生产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局部通风(如有害物源不固定、比较分散、面积较大等)或采用局部通风后,室内空气环境仍然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可采用全面通风。它用不含或少含有害物的空气使室内的有害物稀释达到卫生要求,因此也可称为稀释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都可达到全面通风的目的。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和热压作动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机械通风依靠通风机使空气流通。和自然通风相比,能克服较大的阻力,因此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干燥和净化等过程。全面通风可通过单送风、单排风系统或者送排风联合系统来实现。

换气量计算 全面通风的换气量一般按有害物量进行计算。

(1) 主要有害物为余热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 车间的余热量,kcal/h;

L 全面通风换气量,m3/h;

γ 进排气的平均密度,kg/m3;

tp 排气温度,即室内允许的空气温度,℃;

to 进气温度,即室外或经处理后的空气温度, ℃。

(2) 主要有害物为余湿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W 车间的余湿量,kg/h;

dp 排气含湿量,即室内最终允许的含湿量,g/ kg;

do 进气含湿量,即室外空气的含湿量或经过处理的空气含湿量,g/kg。

(3) 主要有害物是某种有害气体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Z 室内某种有害气体产生量,g/h;

yp 排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即室内最终允许的有害物浓度,mg/m3;

yo 进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mg/m3,一般采用室外清洁空气,故可忽略不计。

气流组织 送、排风口位置所形成的室内气流分布,对全面通风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送排风方式。

(1)侧送侧回: 送风口布置在房间上部,气流横向送出。回风口设在送风口同侧下部或设在对侧下部。送风口送出的气流沿途不断混入室内空气,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和温度逐渐与室内空气接近,到达回风口时为室内有害物的平均浓度和温度。

回风口设在同侧下部时,为了避免气流形成短路,要求送风射流达到对侧,见图1。回风口设在对侧下部时,气流流态变化不大,与回风口在同侧相比涡流范围略小,见图2。

图1 侧送侧回(同侧)

图2 侧送侧回(对侧)

(2) 上送下回: 这种送排风方式的送风口一般设在顶棚上,用散流器送风,回风口一般设在侧墙下部,见图3。有时散流器呈水平方向安装,这适合于跨度较大的房间,如此安装的送风口形成的气流在到达工作区前,有充分时间与室内空气混合。

(3) 孔板送风: 空气经过很多圆形或条缝形小孔的孔板送入室内,称为孔板送风,见图4。送风的静压是靠孔板上方的静压箱造成的,通常都是利用顶棚间作为静压箱。孔板一般用硬塑料或铝板制作。空气从孔板均匀送出,经工作区后,由下部两侧或单侧回风口排出。孔板送风的射流细小,股数多,射流混合过程短,扩散和混合较好,工作区气流速度与温差均较小,这种形式的送风主要用于有较高净化要求的空调房间。

图3 上送下回

图4 孔板送风

(4) 集中送风:集中送风又称喷口送风,一般是将送、回风口布置在同侧。空气以较高的速度,较大的风量集中从少数的风口喷出,射流至一定路程后折回,工作区通常处于回流区,见图5,集中送风的送风速度高、射程长、沿途诱入大量室内空气,进行强烈的混合,射流流量比送风量增大很多倍,保证了大面积工作区中温度场和速度场均匀,能满足一般要求。这种方式大都用于大型生产车间、体育馆、电影院和剧院。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420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