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公共卫生工程学 >>工业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工业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摘要: 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或泥状废物。它主要来自煤炭、冶金、化学、石油化工、轻工和原子能工业等。工业废渣的特点是排出量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易燃,易爆。目前工业废渣中产量较大的有粉煤灰、煤矸石、炉渣、高炉矿渣、钢铁渣、有色金属渣、电石渣、硫铁渣和铬渣等。



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或泥状废物。它主要来自煤炭、冶金、化学、石油化工、轻工和原子能工业等。工业废渣的特点是排出量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易燃,易爆。目前工业废渣中产量较大的有粉煤灰、煤矸石、炉渣、高炉矿渣、钢铁渣、有色金属渣、电石渣、硫铁渣和铬渣等。大量工业废渣如果缺乏科学管理,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和利用,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为了加强对有毒有害工业废渣的管理,许多国家已先后制订了管理工业废渣的法规和条例。我国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也有明文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渣,应积极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凡已有综合利用经验的,必须纳入工艺设计。利用有害工业废渣,必须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废渣堆放或填洼时,应有防止扬散、流失淤塞河道等措施,以免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标准中还规定:“含汞、镉、砷、六价铬、铅、氰化物、有机磷及其它毒性大的可溶性工业废渣,必须专设具有防水、防渗措施的存放场所,并严禁埋入地下和排入地面水体。”

工业废渣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途径较多。有些工业废渣经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就可成为工业原料或能源。如钢铁渣、有色金属渣、粉煤灰等已用来加工制造水泥、砖瓦、砌块、轻混凝土骨料等建筑材料和筑路材料,利用煤灰等制成建筑材料,建房屋时,应注意物料中放射性含量,在空气中不超过国家放射性规定。有的还能从中提取铁、铝、铜、铅、锌等金属和钒、钼、锗、钪、钛等稀有金属和制造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工业废渣由于数量庞大,成分复杂多变,加上受经济、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只是有限的几种工业废渣得到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大部分还以消极堆存为主,部分有害工业废渣则采用填埋、焚化、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置。

工业废渣堆放场不得设在工厂周围的卫生防护距离之内,也不得设在河流饮用水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沿岸水源防护范围之内。凡能引起尘土飞扬的废渣堆,应与生活居住区保持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中间应植树绿化。堆场最好用土复盖或盖土后植树,以免污染环境。

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工业废渣处置方法有:

(1)焚化法: 工业废渣的毒性如果不是由所含元素而是由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造成,则可采用焚化法分解其分子结构。例如工业废渣中的有机物经焚化可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灰分,以及少量的含硫、氮和磷的化合物等。此法占地面积小,效果好,对环境影响也小; 缺点是设备和操作技术较为复杂,费用也较大,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和剩余的灰分,还必须进行再处理。

(2) 填埋法: 掩埋有害工业废渣,必须确保安全。填埋的场地最好选在干燥地区,要远离水源; 场地底土用粘土夯实,保证不因沥滤、渗漏等而使这些有害废渣或其淋出液进入地下水或地面水体,也不污染空气。对被处理的有害工业废渣的数量、种类和存放位置等,均应作好记录,避免引起各种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发生危害。对淋出液要进行监测。对水溶性废渣要在场地底上铺设沥青、塑料等,以防渗漏。

(3) 化学处理法:应用最普遍的是酸碱中和法。为了避免过量,可采用弱酸或弱碱,就地中和。处理含有氰化物和铬酸盐的废渣,可采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通常要有一个调节反应池,避免加药过量。为了减少工业废渣的毒性,可采用化学沉淀法,利用沉淀作用,形成溶解度低的水合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来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此外,利用化学固化剂,能使有害废渣形成溶解度较低的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水泥或沥青固化。

(4) 生物处理法: 土壤和水体都可接受适量的有机和有毒的工业废渣进行生物降解,以解除其毒性。一般可采用堆肥法。有些有机废渣可与水混合成废水,经活性污泥法、氧化塘法等,使之无害化(见“活性污泥法”、“氧化塘”条)。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865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