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DMF]为无色、有鱼腥气味的液体。分子量73,比重0.953,沸点153℃。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用作萃取剂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树脂等工业。 [阅读全文]

反渗透法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反渗透法是一种浓缩和分离溶液中分子态或离子态物质的方法,应用于水质净化和浓缩、回收工业废水中的有用物质。 [阅读全文]

含铬废水处理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铬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坚硬而耐腐蚀金属,不溶于水,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铬的化合物以二价、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常见的有三氧化二铬(Cr2O3)、三氧化铬(CrO3)、铬酸(H2CrO4)、铬酸钾(KCrO4)和重铬酸钾(KCrO7)等。三价铬的使用不如六价铬广泛,毒性比六价铬小数百倍。 [阅读全文]

二硫化碳中毒
创建时间:2012-12-13

摘要:二硫化碳(CS2)为易挥发、无色液体。纯品略有醚样气味,工业品混有其他硫化物,故有腐蛋样臭气。分子量76.15,沸点46.3℃,蒸气压47.99kPa(25℃),蒸气比重2.63。[阅读全文]

蓝田猿人头盖骨发现
创建时间:2013-11-01

摘要:1964年11月3日 (农历九月廿九),蓝田猿人头盖骨发现。[阅读全文]

红绀病
创建时间:2012-12-24

摘要:红绀病是好发于青年妇女小腿的紫绀样变化,常在冬季加剧,病程多为慢性。病因未明。与结核、先天性血管脆弱、内分泌障碍有关。[阅读全文]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创建时间:2012-12-12

摘要: 1950年日本大阪因沙丁鱼引起食物中毒,藤野发现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所引起。1958年我国上海发生一起烤鸭引起的食物中毒,叶自隽等由中毒病人粪便和中毒食品中均分离到此菌。1962年孟昭赫等证实中毒食品与粪便中菌株的血清型相同,并与患者血清发生凝集。 [阅读全文]

国家建立科学基金制
创建时间:2013-05-10

摘要:1981年5月13日 (农历四月初十),国家建立科学基金制。[阅读全文]

邓小平复出,开始整顿文化大革命
创建时间:2014-01-03

摘要:1975年1月5日 (农历冬月廿三),邓小平复出,开始整顿文化大革命。[阅读全文]

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创建时间:2013-01-06

摘要: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有关,壁虱可能是传染媒介。女性发病率较高,常于40岁以后发病。[阅读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