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绀病是好发于青年妇女小腿的紫绀样变化,常在冬季加剧,病程多为慢性。病因未明。与结核、先天性血管脆弱、内分泌障碍有关。本病好发于小腿伸侧的下1/3,屈侧的下1/4,呈对称性,不侵犯足背和趾端。累及膝、股、臀部者少见。多数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皮肤表现为弥慢性暗红色斑片,指压处充血暂时消退。少数在斑片的基础上散发米粒到豌豆大丘疹或深在结节,结节表面颜色较发绀之皮肤为深。也有呈现鱼鳞状外观及毛囊角化者。严重者在妇女小腿后侧,可有冻疮样结节。患者皮肤温度较正常稍低。病程一般慢性。组织病理显示血管周围有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充血,静脉壁往往有炎症,亦可见结缔组织增生。当冷凝集素血症引起肢端发绀现象侵及小腿时,应加鉴别。该病对温度变化有明显影响,在冬季寒冷发病,症状随温度而改变。尚无特效疗法。保暖、减轻体重,防潮和适当运动有一定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