𧍃蠊俗称蟑螂, 属𧍃蠊目, 𧍃蠊科, 体躯椭圆形, 背腹扁平,长1.2~3.5cm,呈褐色或深褐色,具油状光泽。𧍃蠊侵害广泛, 涉及城乡千家万户, 可污损物品, 遗留恶臭, 并携带传播多种肠道病原体与寄生虫卵, 因此𧍃蠊防制为卫生防疫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
𧍃蠊种类繁多, 防制应以少数与人关系密切的家栖种类为重点。于我国主要为德国小蠊、凹缘大蠊、美洲大蠊、东方蠊与澳洲大蠊等5种 (见图)。对其防制,须掌握有利时机。 于温带, 以5, 6 月份𧍃蠊繁殖早期进行为宜; 于热区或有保暖设备室内, 𧍃蠊终年活动, 繁殖迅速,防制时机应视虫口密度与具体条件而定。
五种常见𧍃蠊
𧍃蠊多孳生繁殖于阴暗、潮湿、有食有水之处, 但不同种间栖息场所有别。德国小蠊多见于交通运输工具与大饭店,喜栖于各类柜橱缝隙、墙缝、管道周围空隙等处;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多见于酿造厂、饭店、浴室和厨房,成群聚结于阴沟与下水道周围;凹缘大蠊散栖住室各处,常藏身于厨房墙缝、碗橱、杂物堆及下水道中。
对栖息集中种类,可用滞留性药剂处理; 对栖息分散种类,以毒饵或诱捕法为好。采取上述各种措施时,均需进行多次处理。处理的周期及频度应取决于处理的彻底性; 残留害虫的繁殖势能; 区外𧍃蠊侵入的机会; 药物持效的长短; 以及环境与气候条件等等。
良好的清洁环境为防制𧍃蠊的重要基础, 药物处理仅为临时应急措施。防制中,环境卫生工作重点如下: ①保持环境整洁, 及时处理垃圾杂物, 不为𧍃蠊留下可食之物。②防止水管滴漏,阴井入口处用纱网隔开以切断𧍃蠊饮水水源。 ③清除卵鞘, 使无孵化机会。 ④建筑破损处应及时修复与堵嵌缝隙,设备装置须紧密无缝,以防𧍃蠊侵入并减少其栖息场所。 ⑤ 存放大量食品杂物时, 应仔细检查有无𧍃蠊成虫与卵鞘。 空食品容器与饮料瓶须妥善处理,防其进入。⑥检查与消灭交通运输工具上的𧍃蠊, 防止其辗转扩散。
化学防制为快速杀灭𧍃蠊有效措施。 用特效性杀虫剂喷布于𧍃蠊栖息活动场所, 常可获良好效果。 因𧍃蠊与食品关系密切,选用药剂应低毒无臭。常用滞留喷洒药液有: 1%地亚农、3%倍硫磷、2%皮蝇磷、0.25%噁虫威、0.5%毒死蜱、1%残杀威与3%二氯苯醚菊酯等。用药量约为40ml/m2。粉剂于缝隙与冰箱等设备底部可存在较久,但于潮湿环境下易失效,且常影响美观,故使用较受限制。常用有2% 杀螟松、2~5% 地亚农与25%林丹等粉剂。喷粉量应小,约0.5g/m2,粉层须薄而匀, 过多反可使𧍃蠊逃避。
喷药防制𧍃蠊时, 须事先清扫地面, 因灰尘与油腻可影响药效。喷洒应顺序进行,自上而下,由周围至中央。切忌先处理滋生源,否则反可引起扩散。为节省人力、物力,仅于虫害广泛而严重的场所方作全面处理,其他应尽量采取针对性喷洒。对栖于缝隙者,可作缝隙喷洒;对栖于墙洞、设备底部者,可用点状喷洒; 对局限于小范围者,或防其向室内迁移时,可用屏障喷洒。屏障喷洒,药带宽度为30~60cm,并须连续封闭。缝隙喷洒,可用针形喷头进行,药剂在缝内不易消失,害虫受毒时间长,且不为人、畜触及,经济、有效、安全。
接触喷洒或空间喷洒可迅速击倒𧍃蠊, 对临时性虫口控制效果明显,可作为滞留喷洒的补助。其喷洒方式有超低容量、热雾与气雾,常用杀虫剂为0.5%敌敌畏,或0.3%二氯苯醚菊酯。 此类喷洒单一进行, 对𧍃蠊不能彻底控制,若定期处理虽可控制其数量于较低水平,但费用昂贵,费工费时。
毒饵灭𧍃蠊, 因使用方便, 故颇受欢迎。 此法用于防制栖性复杂,分布广泛的凹缘大蠊等效果较好。效果优劣多取决于饵料引诱力,新鲜面包、红糖、酒糟、炒面、花生等香甜食品,均具良好诱力。配制毒饵药物须无拒食性,常用有3%敌百虫、10%硼砂与2%残杀威。毒饵可制成片剂、颗粒剂、粉剂、糊剂与水剂。颗粒毒饵宜小而粗糙, 施放间距要密。 毒饵应置于𧍃蠊经常活动场所,并收藏好其他食物。夏季干热,宜用水剂毒饵。投放毒饵为家庭经常性灭𧍃蠊的较好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喷粉、喷雾联合使用。
防制𧍃蠊尚可用引诱物质将其诱至陷阱或粘胶物上。引诱物质除香甜食品外,可用性外激素。如用性外激素配制饵料或胶水,置于或涂于诱捕盒中,或将浸有性外激素纸片涂以粘胶剂。性外激素引诱力强,且无污染问题,为一良好诱杀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