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气是一类糜烂性毒剂,作为化学战剂使用时,可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使人中毒。主要引起中毒局部皮肤或粘膜组织细胞损伤,产生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并能自局部吸收至体内,出现广泛的全身吸收中毒作用。
芥子气对人的毒性按其战斗状态(液态、气雾态)、不同中毒途径(眼、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及中毒时间长短而异。
皮肤局部毒性 液态芥子气对人皮肤损伤分五种类型:红斑、浅Ⅱ度水疱、深Ⅱ度水疱、深Ⅱ度坏死痂、Ⅲ度坏死痂(少见)。一般以红斑及水疱性病变为多见。气雾态芥子气对人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浓度及接触时间长短有关,以红斑损伤为多见,但也可产生水疱性病变。两种状态芥子气的皮肤毒性见表。
芥子气对人皮肤的毒性
芥子气状态 | 对 皮 肤 毒 性 | |||
红 斑 | 浅Ⅱ度 水疱 | 深Ⅱ度 水疱 | 深Ⅱ度 坏死痂 | |
液滴态mg/cm2 气雾态mg/L | 0.005~0.05 | 0.1~0.15 | 0.2 | >0.2 |
接触15min 接触60min | 0.02 0.006 | 0.45 0.35 | 0.80 0.75 | — — |
薄嫩湿润的皮肤对芥子气较为敏感,如腋窝、会阴、肢体曲侧等部位。
眼睛局部毒性 人眼对芥子气较为敏感,暴露于低浓度芥子气染毒空气中(0.001mg/L)1h,即可形成结膜炎,浓度增大时可导致角膜损伤。液态毒剂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伤,形成重度结膜炎、角膜混浊乃至角膜穿孔。
气雾态芥子气对人眼毒性
接触时间 (min) | 气雾态芥子气毒性(mg/L) | |
眼结膜炎 | 眼角膜炎 | |
1 | 0.01 | — |
15 | 0.005 | 0.01 |
60 | 0.001 | — |
呼吸道毒性 由于吸入气雾态芥子气的浓度和时间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损伤,严重者可致死。
气雾态芥子气对人呼吸道吸入毒性
吸入时间 | 气雾态芥子气毒性(mg/L) | ||
咽喉炎、气管炎 支气管炎 | 半数致死 | 致 死 | |
5min 15min 1h 6h | 0.1 0.02 0.01 0.001 | 0.15 0.07 0.05 0.006 | 0.35 0.20 0.12 0.02 |
消化道毒性 误食少量(数毫克)芥子气染毒的水或食物即可引起消化道中毒反应。因芥子气有特殊臭味,大剂量消化道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吸收中毒 体表局部芥子气中毒后,吸收至体内会引起广泛的全身性毒性作用。人吸收中毒的毒性尚无准确数据,一般推测自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半数致死量每个人为50mg,自皮肤吸收中毒的半数致死量每个人为4500mg,呼吸道吸入的LCT50为1500mg·min/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