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摘要: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系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含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四十年代后期发现其具有杀虫活性。1953年,美国碳化物联合公司(American Cyanamide Corp.Ltd.) 合成具有广谱、低毒、高效杀虫剂N- 甲氨基甲酸酯-1-萘酯,1958年投入生产,商品名西维因 (Sev-in)。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系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含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四十年代后期发现其具有杀虫活性。1953年,美国碳化物联合公司(American Cyanamide Corp.Ltd.) 合成具有广谱、低毒、高效杀虫剂N- 甲氨基甲酸酯-1-萘酯,1958年投入生产,商品名西维因 (Sev-in)。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选择性毒杀作用,多数为晶体结构,有愉快气味。其残效期短,于自然界易分解,不致造成环境污染。此类药物对哺乳动物皮肤渗透性差,对胆碱酯酶抑制为可逆性,但对哺乳动物选择比值(大白鼠口服LD50/家蝇点滴LD50)接近1,安全范围窄。近年发现,其结构引入亚硫基,可获毒性较低新品种。

常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名称

杀虫剂化学名称国外其他名称
残杀威2-(1-methylethoxy)ph-
enyl methylcarbamate
Propoxur,
Suncide,Ar-
procarb
速灭威m-tolyl-N-methylcarba-
mate
Tsumacide,
Kumiai,
MTMC
混灭威3,4-dimethylphenyl-N-
methylcarbamate与3,5-
xylyl methylcarbamate混
合物
 
巴沙2-(1-methylpropyl)ph-
enylmethylcarbamate
Bassa,BPMC
Baycarb
混杀威80%3, 4, 5-trimethyl-
phenyl methylcarbamate
与20%2,3,5-trimethyl-
phenyl methylcarbamate
混合物
Landrin
2-(1,3-dioxolan-2-yl)
phenyl methylcarbamate
Dioxacarb,
C-8353,Ga-
mid
2,2-dimethyl-1,3-ben-
zodioxol-4-yl-N-methyl-
carbamate
Bendiocarb,
Ficam,Car-
vox,Multi-
met

残杀威 化学名称为2-(1-甲基乙氧基) 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纯品呈白色晶体粉末,略有苯酚气味。易溶于甲醇、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对热不稳定,碱性液中分解。主要为触杀作用,兼有胃毒与空载触杀作用。室内滞留喷洒用量2g/m2,药效可持续2个月。对蚊类幼虫的LD50为0.22ppm。用1%乳剂喷洒的表面,德国小蠊接触1h,可全部击倒,药效持续60d。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防制抗滴滴涕、狄氏剂以及有机磷的疟疾媒介。对蜜蜂毒性大,对鲤鱼毒性低。

速灭威 化学名称为间甲苯基-N-甲氨基甲酸酯。纯品呈白色晶体,易溶于丙酮、酒精、氯仿等有机溶剂。于碱液中易分解。主要为触杀作用,兼有空载触杀与内吸作用。低温下(10℃)杀虫能力不减。室内空间喷洒,用量0.2g/m3时,5~15min可杀死全部淡色库蚊。速灭威对蚊类幼虫作用差。

混灭威 为灭杀威(3,4-二甲苯基-N- 甲基氨基甲酸脂)和二甲威 (3,5-二甲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的混合物。呈黄色或棕色油状液,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苯、甲苯。于碱性物中易分解。主要为触杀与空载触杀作用。其触杀作用较西维因、马拉硫磷、杀螟松和辛硫磷为优。室内滞留喷洒,用量2g/m2时,中华按蚊接触1h,可杀死95%,有效期33d。对蚊幼虫效果差,水中浓度为1.5ppm时,作用24h方可全部杀死,对蚊蛹无效。

巴杀 又称丁苯威或捕杀威,化学名称为2-(1-甲基丙基) 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纯品呈白色晶体,略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对蚊、蝇,特别是蚊蛹有良好杀灭作用。对淡色库蚊有极好击倒作用,但对中华按蚊效果较差。

混杀威 又称三甲威,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80%) 和2,3,5-三甲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20%)的混合制剂。产品呈褐色固体,对蚊虫有良好杀灭作用。

二噁威 又称二氧威,化学名称为2-(1,3二噁戊环-2-基) 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具快速触杀作用,兼有胃毒。 对𧍃蠊有特效, 室内滞留喷洒, 用量0.5~2.0g/m2,残效期可超过六个月。

苯噁威 又称噁虫威,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1,3-苯并二噁戊环-4-基-N- 甲基氨基甲酸酯。纯品呈白色固体。为广谱杀虫剂,具触杀、空载触杀与胃毒作用,对蚊、蝇、蚤、蚂蚁有良效, 对𧍃蠊的杀灭效果极好。世界卫生组织已准许用作滞效杀虫剂。因无味、无污染,亦无接触兴奋作用,故可用于室内,食品工厂等地。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95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