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路易氏剂中毒病理

路易氏剂中毒病理
 
摘要: 路易氏剂是一种重要的糜烂性毒剂,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炎症、坏死和后期修复,与芥子气引起的病理变化相似,但由于路易氏剂含有砷,因此对血管的损害更为明显,表现为组织内更广泛的水肿和出血。

路易氏剂是一种重要的糜烂性毒剂,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炎症、坏死和后期修复,与芥子气引起的病理变化相似,但由于路易氏剂含有砷,因此对血管的损害更为明显,表现为组织内更广泛的水肿和出血。

皮肤损伤 路易氏剂中毒皮肤的病变表现为渗出性、坏死性炎症。染毒部位皮肤红肿,中央区颜色较浅,尔后形成水疱,发展过程比芥子气快得多。水疱几乎波及整个红斑区,周围的红晕比芥子气水疱周围的红晕范围要小,但有时难以区别。水疱膜比芥子气水疱膜稍厚,包括全部表皮层,水疱内含有更多的炎性细胞。真皮结缔组织明显水肿,并扩散到皮下组织的深层。水疱消失后,常见整个表皮及结缔组织坏死。坏死组织的分离伴有分界性炎症,接着形成溃疡。大剂量染毒时,数分钟后染毒皮肤部位就出现灰白色区域,并不经过水疱形成而直接发展为坏死,其深层结缔组织的水肿扩散得深且广,在坏死区周围及其深部的筋膜及肌肉常有出血。路易氏剂引起的溃疡愈合较快。

眼损伤 根据中毒程度不同而引起眼结膜炎、角膜炎、全眼球炎。路易氏剂液滴作用于眼1h内就出现结膜及虹膜睫状体的显著水肿、充血、出血;1至3日后出现浆液脓性分泌及坏死,眼睑及结膜的化脓性炎症扩展到角膜及巩膜,眼球周围组织也有水肿、出血及血栓形成。8~10日后发展为全眼球炎,致角膜穿孔、眼球萎缩和失明。

呼吸道损伤 路易氏剂严重中毒时,可见喉、气管、大支气管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粘膜坏死,充血出血,与渗出物形成伪膜。其组织充血,气管支气管壁的出血、周围组织水肿和白细胞反应较芥子气损伤更为显著。剖开胸腔可见明显纵膈水肿,如肉冻状,胸腔或心包内可积有澄清液体,这些特征性改变在芥子气中毒时是见不到的。肺增大,不塌陷,其表面由于水肿、气肿及肺萎陷区域互相掺杂而呈多色性。气管、支气管切开时有大量泡沫样液体流出,胸膜下及支气管周围组织往往有出血。在肺水肿基础上更快地融合成广泛的继发肺炎,呈浆液出血性,往往以坏死为结局。可伴有全身吸收中毒的病变。

消化道损伤 口腔尤其是舌发生坏死溃疡,食道产生出血性坏死性蜂窝织炎。口腔和食道病变不一定出现,胃的改变较常见。引起坏死性、溃疡性胃炎,伴有皱襞顶部或大片粘膜出血,坏死出血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胃壁充血,出血水肿,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呈蜂窝织炎。其它器官有吸收中毒引起的病变。

全身性损伤 全身性中毒的主要病变是肺水肿、出血和纵隔水肿(呈胶冻状)、胸腔积液,死亡较晚者常并发肺炎。其他器官常有淤血、出血、渗出和营养不良性改变。心包积液,心肌淤血出血,心内膜下有出血点; 肝淤血,脂肪变性或灶性坏死; 胆囊及胆管粘膜可有出血性坏死性炎; 肾淤血,肾小球囊内有渗出液,肾小管上皮变性; 淋巴结、肾上腺和胃肠道常有出血;脑有时有小出血点。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870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