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工事是防原子、化学和生物武器损伤的集体防护工程建筑物。它能保证人员长时间坚持战斗和工作,如解决人员休息、进食和进行医疗救护工作等。集体防护工事的种类很多,构筑型式和要求各不相同。卫生部门医疗救护用的防护工事除一般设备外,应设有出入口洗消间、绷带交换室、手术室、病房、药房和必要的一些附属房间。工事内通道宽度应以能通过担架为宜。
防护工事 防护工事(包括民防工事)按防毒原理可分为两类:密闭式防护工事和通风式防护工事。
密闭式防护工事 密闭式防护工事应采用密封措施,防止外界染毒空气进入工事内。这种防毒工事均无滤毒通风设备,人员只能利用工事内的有限空气量或者利用空气再生装置供氧。因此,要求工事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根据工事的布局情况和要求,恰当地采用各种气密措施。在进行密封措施中,要特别注意出入口密闭,应设有密闭门和防毒通道,以防外界染毒空气进入工事内;也应注意工事被复的气密,被复与毛洞接合缝处的密闭程度,堵好岩石裂缝;各种穿墙孔,如下水道孔、管线孔等也要密封好。工事经过密闭措施,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密闭门和各种孔缝进行密闭性能检查。通常是用灯光法和放烟幕法检查防护工事的密闭情况。由于密闭式工事内外完全隔绝,人员只能利用工事内原有的一定体积的气体,或者利用空气再生装置供给人员所需的氧气。空气再生装置是用化学药品 (超氧化钠或过氧化钠等)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经化学反应放出氧气供给密闭式工事中人员使用。
通风式防护工事 凡装有滤毒通风装置的各种工事统称通风式防护工事。它主要是供战时长时间坚持工作的人员使用,如指挥、通信、交通枢纽、医疗机构和工厂等单位的人员。通风式防护工事主要是靠滤毒通风设备供给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排出工事内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和不良气味以及排出人员带入的染毒空气。
滤毒通风装置主要包括:①滤尘器。主要是吸除空气中的灰尘和放射性灰尘。目前使用的滤尘器主要有油网滤尘器和纸滤尘器两种。滤尘器通常安装在过滤吸收器的前面。或单独用于滤尘。②过滤吸收器。主要用于滤除空气中的毒剂、放射性物质和致病微生物等。过滤吸收器的基本结构和滤毒原理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相似。过滤吸收器也是由防毒炭层和滤烟层构成。③风管和风机。主要作用是抽风和送风到工事内各个房间。风机有电动和手摇式两种。另外还有电动手摇两用机。④消波设备。可防止冲击波沿滤毒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和排风口进入工事内。消波设备有防爆活门扩散室或砾石消波室等。⑤测量设备。用于检查过滤空气的清洁程度。测量设备主要包括侦毒器、射线探测仪和空气取样装置等。
民防工事 密闭式地下室、地道和防空工事,均可作为民防工事供战时防护敌方化学武器用。如装有滤毒通风的防空工事或地下坑道,可供战时开设医院、学校、商店或工厂用。西方国家有一类建筑公司专门承包修建供家庭或团体用的民防工事。大城市的地下建筑和地下铁道可按防化要求加以改装后,也可以作为容纳大量居民的防护工事用。
防护工事卫生标准 防护工事内的气体成分、温度、湿度和不良气味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密闭式防护工事,由于工事内的空气与外界不流通,上述影响更加明显。工事内的不良气味和温度、湿度增高,使人感到不适;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氧气含量减少,会直接威胁着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工事内的气体成分、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滤式防护工事内的通风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允许浓度为依据。实验证明,一般民防工事每人每小时需要1.5~2m3清洁空气。但是,医疗机构和首脑机关的工事。二氧化碳浓度要大大降低,因此,每小时需要较多的通风量。
防护工事卫生标准
人 员 | CO2% | O2% | 温度℃ | 相对湿度 | 每人 |
短期停留人员 | 2~3 | 15 | 31 | 70 | 2 |
长期停留人员 | 1~1.5 | 17 | 23 | 70 | 1.5~2 |
伤 病 员 | 0.5 | 20 | 18~23 | 70 | 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