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糜烂性毒剂军事性能

糜烂性毒剂军事性能
 
摘要: 糜烂性毒剂又称“起疱剂”,是一类通过皮肤、眼、呼吸道等途径使人中毒,主要引起皮肤和组织细胞损伤,产生炎症、坏死,并能引起全身吸收中毒的毒剂。

糜烂性毒剂又称“起疱剂”,是一类通过皮肤、眼、呼吸道等途径使人中毒,主要引起皮肤和组织细胞损伤,产生炎症、坏死,并能引起全身吸收中毒的毒剂。以芥子气[S(CH2CH2C1)2],氮芥 [N(CH2CH2Cl)3],路易氏剂(C1CH=CHAsCl2)为主要代表。此外,尚有一些芥子气的同型物,如芥子气T[(ClCH2CH2SCH2CH2)2O]和芥子气Q(C1CH2CH2SCH2CH2SCH2CH2C1);也可包括兼具窒息作用和皮肤糜烂作用的光气肟(C12C=NOH)。

为降低芥子气凝固点,以便在寒冷条件下使用,早年外军将芥子气和路易氏剂配制成混合毒剂。近年来外军研究发展神经性毒剂和其他毒剂混合使用是值得重视的。将一些胶粘物质如聚氯乙烯或生橡胶等加入毒剂中,可成为胶粘糜烂性毒剂。这种胶粘毒剂的持久度大,和皮肤或物体的粘着力也强,还可增加消毒的困难。糜烂性毒剂属非致死性毒剂,毒性较神经性毒剂为弱。如中毒剂量大,中毒后处理不妥,也可能造成死亡后果,但少见。

主要理化性质 糜烂性毒剂沸点高,不易挥发,属持久性毒剂。它们易溶于汽油、煤油、酒精和二氯乙烷中,故此类有机溶剂可用于物理性擦洗消毒。糜烂性毒剂易溶于脂肪类物质,故有利于穿透皮肤而侵入人体。

三种糜烂性毒剂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芥子气氮 芥路易氏剂
2,2′-二氯二
乙硫醚
三(2-氯乙
基)胺
2-氯乙烯
二氯胂
性 状带大蒜味油状
液体,纯品无
色,工业品微
黄、深棕以至
黑褐色
带鱼腥味油状
液体,纯品无
色,工业品淡
黄色
带天竺葵味油
状液体,纯品
无色至淡黄
色,工业品褐
沸 点℃
凝固点℃
比 重
挥发度
(20℃)
219(部分分解)
14.4
d2041.27
0.57mg/L
230~233
-4
d2001.24
0.07mg/L
190
-13
d2041.89
4.5mg/L
水中溶解度
(20℃)
0.081%0.05%微溶



芥子气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泼性。溶于水中的芥子气易水解,生成无毒的二羟基二乙硫醚(HOCH2CH2SCH2CH2OH)。温度增高可加速水解反应,故可采用水煮沸法对某些芥子气染毒物品进行消毒。芥子气可被硝酸、过氧化氢、次氯酸及具氧化性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或三合二)氧化,生成无毒的芥子亚砜[O=S(CH2CH2C1)2]; 可被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或发烟硝酸)氧化成仍然具有糜烂作用的芥子砜[O2S(CH2CH2C1)2]。与一氯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芥子气遇干粉状漂白粉、三合二或次氯酸钙产生强烈氧化反应,导致燃烧,部分芥子气分子裂解。

氮芥与芥子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但氮芥是一种有机碱性化合物,遇氯化氢反应生成盐酸盐。氮芥水解时,首先是分子中的一个氯原子被置换,生成2-羟基-2′,2″-二氯三乙胺,其盐酸盐很难被水解,而且仍具糜烂作用。因此,氮芥不能直接用水解方法达到消毒目的。氮芥与强氧化剂以及具氧化性含氯消毒剂 (如漂白粉、三合二、次氯酸钙)或二氯胺反应生成无毒物质,但反应较慢,又有少量具糜烂作用的氮芥盐酸盐生成,故应加大消毒剂用量,使其反应彻底。一氯胺的消毒效果不佳。路易氏剂化学性质比芥子气活泼,其分子中与砷原子直接相连的氯原子很活泼,而氯乙烯基上的氯原子则不活泼。路易氏剂很易水解,加碱或加温可加速水解,产物氯乙烯氧胂为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对皮肤仍有糜烂作用,但不易渗入皮肤。路易氏剂常温下和强碱作用或加热时和弱碱作用,均可分解生成乙炔和亚砷酸钠等产物。因此,可用碱溶液进行煮沸消毒。路易氏剂很易起氧化反应,在有水存在时,可被一氯胺、二氯胺、漂白粉、三合二、次氯酸钙、高锰酸钾等氧化,生成无毒的氯乙烯胂酸。

军事性能 这类化学战剂具有良好的军事性能,性质较稳定,可长期贮存。作为战剂使用时呈液滴态、雾态和蒸气态,可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等多种途径使人、畜中毒。以皮肤、眼和呼吸道染毒为最常见。局部中毒后,也可被吸收入体内,导致全身中毒。

轻度中毒症状可持续数天,稍重者一般需两周至一个月后才恢复。不同糜烂性毒剂中毒后,潜伏期不同,如芥子气中毒一般在几小时以后乃至一天后才会影响战斗力。由于中毒后病程较长,故造成减员较多。

这类战剂能污染地面、草木、水源、食物、武器、服装和各种物体,使人、畜间接染毒。

毒剂弹爆炸时产生大量毒剂蒸气和毒雾,一部分液态毒剂则可逐渐挥发,造成再生云团,使人员皮肤、眼和呼吸道染毒。在无风或炎热气候条件下,再生云团浓度较高。在低洼地和草木树丛中,毒剂云团的持久度大。水源染毒以后,毒剂大部分沉于水底,少量呈油膜状浮于水面,另一部分则溶于水中。误饮染毒水或误食染毒食物会造成中毒。

这类战剂穿透性能强,较易穿透布料、皮革、橡胶、木料、塑料或油漆层。例如,液态和蒸气态芥子气均可穿透橡胶及聚氯乙烯等塑料制品,因此对各类橡胶制防护器材也有不同程度的穿透性,所以防护器材仅在一定时间内有防护作用;对棉织品、木材、砖瓦、地面也较易穿透。衣服沾染芥子气液滴后,液滴及其挥发出的蒸气可穿透数层衣服而使皮肤染毒。如果毒剂侵入木料等疏松材料,消毒就难以彻底,且毒剂蒸气可自物体内部慢慢逸出,再次造成人员中毒。因此,对这类战剂的防护较复杂而且困难。在染毒区,人员既要用面具对呼吸道及眼进行防护,用防护手套对皮肤进行防护,还须用防毒衣作全身防护。对受这类毒剂污染的地面、道路、装备及器材进行洗消时,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对胶粘毒剂的消毒更难以彻底。

然而,这类战剂具有特殊气味,容易被察觉。在战术使用时也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在向对方阵地布洒毒剂后,毒效维持较久,在一定时间内己方人员也不能立即进入或占领该地区。此外,这类战剂在冬季使用时,效果较差。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004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