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森林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
 
摘要: 森林脑炎病毒(RSSEV)即俄国春夏型脑炎病毒,正名为蜱传脑炎(TBE)远东亚型与欧洲亚型蜱传脑炎病毒同属于黄病毒属。它是B群虫媒病毒的一个成员。在B群中它与其它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

森林脑炎病毒(RSSEV)即俄国春夏型脑炎病毒,正名为蜱传脑炎(TBE)远东亚型与欧洲亚型蜱传脑炎病毒同属于黄病毒属。它是B群虫媒病毒的一个成员。在B群中它与其它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

人们对本病几乎普遍易感,本病毒可在实验室大量繁殖,经气溶胶传播有高度感染性和致死性,病例死亡率可达25~30%,所以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组和瑞典国际和平委员会均将RSSEV列为无传染性(在无蜱条件下)的致死性生物战剂。1961年Pugwash会议上,苏联Смород-инцев坚持认为本病毒应列为生物战剂。

被欧洲亚型TBE病毒污染的巴氏消毒后的牛奶,能感染大量人群。由于媒介蜱在许多地区比较常见,如经气溶胶感染了当地的野生动物,还有可能造成继发性疫源地。

森林脑炎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25~30nm,中心致密,有包膜,核酸组为单股RNA。曾从纯化病毒中心分离出有感染性的病毒RNA。

本病毒可以在许多细胞系统中生长。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细胞有Detroit-6细胞,人胚成纤维细胞,人羊膜传代细胞,猪肾细胞。在鸡胚和猪胚肾细胞中可以产生空斑。

本病毒能感染很多动物,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小鼠,它对TBEV非常易感,经脑内、脑外注射都可以感染,幼鼠、成年鼠,效果一样,10-9的稀释度(适应于小鼠的毒株)即可感染小鼠。4~13天潜伏期后,发生毛竖立,先是过于兴奋,后又不活动、抽搐、麻痹,1~2天内死亡。血中最初和后期都可分离出病毒。鼠尿内在感染后3~6天时也可找到病毒。小鼠也可经口感染; 并可从鼠类及乳汁中分离出病毒。猴脑内注射可以产生脑炎,远东亚型TBE病毒较欧洲亚型TBE病毒致病严重。脑外注射不发病,但有病毒血症并发生有免疫作用的隐性感染。长毛猴比恒河猴更易感。新生豚鼠和大白鼠可以感染、发病、死亡,而成年豚鼠对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地鼠各年龄组均易感,而家兔则不易感,或者产生短期隐性病毒血症。鸡胚对本病毒敏感,易于死亡,对小鸡的作用不稳定,成年鸡只产生病毒血症。

山羊感染本病毒产生病毒血症,只有经脑内感染,山羊才会死亡。山羊可从乳汁中排出病毒,这对本病的流行病学有一定意义。欧洲亚型TBEV感染的牛也可从乳汁排出病毒。乳汁排出病毒既可经脑外注射感染后发生,也可经受感染的蜱叮咬感染后发生。

许多野生动物如刺猬、野鼠、某些鸟类都可产生隐性感染。有些动物在冬眠期在血内很长时间带毒,如刺猬、睡鼠、蝙蝠等。

实验证明TBE病毒可在全沟蜱、蓖麻蜱中经卵、经期传代,还可在蓖麻蜱中保持经过冬眠期。

本病毒对乙醚、去氧胆酸盐敏感;60℃10分钟,0.5%福尔马林48小时,3%来苏儿20分钟,1%酚溶液10天可将病毒灭活。它在pH7.4~7.8下最稳定; 可在50%甘醇中保存。在冷冻干燥条件下或在-70℃下,可长时间保持感染力。1%含有病毒的鼠脑悬液,在普通冰箱中,福尔马林(1/500~1/750)灭活需20天,在室温下6天,在37℃下3天即可灭活。在乳汁和奶油中可以存活二个月。在生理盐水中加热至55℃,在免疫血清中加热至60℃,在乳类中加热至60℃经15分钟即可灭活。

本病毒通过接触或经空气飞沫(气溶胶)有高度感染性,因而易于发生实验室感染。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924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