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型急性放射病是在数千拉德以上超致死剂量照射后出现的极其严重的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昏迷、休克、丧失定向能力、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肢体震颤、抽搐等症状。早期失能,进而完全丧失中枢控制,是脑型放射病发展的特点。
在核战争条件下,中子弹和小型核武器爆炸都可能发生大量的脑型放射病;平时意外核事故中也偶尔见到。
脑型放射病的临床表现为受照者很快出现一系列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①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全身摇晃,容易跌倒和起立困难,是脑型放射病早期典型的症状,在照后数小时内即出现。主要是由于小脑颗粒细胞固缩坏死及小血管扩张充血,血栓形成,出血、水肿等病变所致。②肌张力增强表现为躯干、四肢肌肉张力增强,四肢关节屈曲困难。在肌张力增强的基础上,还可出现肢体及头颈部肌群震颤。这是锥体外系受伤所致。③抽搐多在照后数小时内出现,呈间歇性频繁发作,直至全身衰竭。抽搐期间兴奋性增强,触摸、光亮、声音、注射等外界刺激都可诱发之;如已抽搐,这些因素可使之加重。频繁的抽搐是大脑皮质细胞功能失常所致。④眼球震颤多在照后早期间断出现,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水平性或垂直性眼颤,发作持续时间短暂。这种症状可能由于前庭和迷路障碍所致。
此外,胃肠道症状,骨髓损伤与外周血象变化都很严重。循环衰竭,中毒性休克和尿毒症等表现也相当突出。
总之,发病急,进展快,病程短,很快死亡是脑型放射病的另一特点。在确定患者受了数千至上万拉德特大的超致死剂量照射和出现上述比较典型的症状时,诊断为脑型放射病是不困难的。在分型诊断上须注意和肠型放射病的鉴别,其鉴别要点为脑型放射病有乏定向力,共济失调和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而肠型放射病不出现这些症状。脑型放射病可有或无血水样便,而肠型放射病则一定有血水样便出现。目前对脑型放射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必须积极采取对症抢救的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