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分布於全世界。可以认为,凡是鸟类聚集之处,都可能隐藏着鹦鹉衣原体。如家禽饲养场,家禽食品厂,动物园,鸟商店等处。本病无年龄、性别、种族差异。凡接触鸟类或其内脏及排泄物者,都可感染发病。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者亦常受本衣原体感染。本病无季节限制,主要根据当地情况。本病的感染来源是病鸟或带有本衣原体的家禽或野鸟。能感染鹦鹉衣原体的鸟类至少在140种以上。鸟类之间可发生水平或垂直传播。鸟巢中的蜱亦可感染该衣原体。鸟类感染后常持续终身。在特定条件下,本病患者亦是感染来源。本病不需要媒介生物,大多数病例是通过接触感染来源或偶然吸入鹦鹉衣原体的气溶胶而感染发病。
本病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常很严重。194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流行本病时,曾有19名医护人员因接触患者发病,其中8人死亡。医院以外的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直接传播。Byrom(1979)所报道的3例中,一例即因接触另一患者而发病。
患者在发热期,应进行隔离治疗,直到退热。如有咳痰,则应多次检查其痰标本。如痰中排出鹦鹉衣原体,应注意防止传播。呼吸道分泌物和排泄物应随时消毒。医护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对可疑患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其期限酌情决定,但不应短於15天。
对鸟类聚集的场所应加强管理并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本病尚无理想的疫苗,可用四环素作化学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