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核爆炸呼吸道烧伤

核爆炸呼吸道烧伤
 
摘要: 在距核爆炸爆心较近地域的人员,由于吸入高温气流或炽热尘土,可造成呼吸道烧伤。由于衣物着火后奔跑呼喊,或在燃烧的工事、民房和掩蔽部内,因吸入高温气体引起呼吸道烧伤更为多见。当吸入一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时,损伤更严重。呼吸道烧伤多见于严重的头面部烧伤伤员。

在距核爆炸爆心较近地域的人员,由于吸入高温气流或炽热尘土,可造成呼吸道烧伤。由于衣物着火后奔跑呼喊,或在燃烧的工事、民房和掩蔽部内,因吸入高温气体引起呼吸道烧伤更为多见。当吸入一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时,损伤更严重。呼吸道烧伤多见于严重的头面部烧伤伤员。

鼻粘膜烧伤一般发生在深二度皮肤烧伤边界以内。气管烧伤一般发生在皮肤三度烧伤边界以内。肺烧伤的发生则距爆心更近。动物实验证明,极重度、重度和中度皮肤烧伤时,分别有60%,42%和9%同时发生呼吸道烧伤。自鼻腔至肺的各段呼吸道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烧伤。因呼吸道各部位的结构不同,烧伤后病变及其发展不尽一致。鼻粘膜烧伤时,主要累及鼻前庭粘膜上皮。常见鼻毛烧焦甚至烧毁消失,粘膜潮红,水肿、出血、表面糜烂或溃疡,有时形成水疱和痂皮。组织学观察见上皮变性,形成水疱和凝固坏死。按烧伤深度可分四度:一度仅伤及粘膜表层细胞,基底细胞则完整无损,并由此增生愈合;浅二度伤涉及上皮的全层,并可达固有膜乳头层;深二度烧伤的范围则超过乳头层,但深部腺组织尚完整,并成为粘膜上皮再生修复的来源之一;三度烧伤则深及粘膜全层,达软骨膜,形成致密痴皮,愈合甚难。创面常常并发细菌感染,伤后17小时即见菌团。创面愈合除由活存基底细胞增生,邻近上皮长入外,腺体也参与上皮的修复,由单层柱状细胞或立方细胞化生后伸入创面。于伤后2~3天可见再生。咽部或会厌烧伤约占呼吸道烧伤的55%,其烧伤病变和再生修复与鼻粘膜类同,但一般没有鼻粘膜烧得深。会厌腺和软骨较浅表,感染后易发生腺泡炎或软骨炎,粘液分泌增多。会厌烧伤以游离缘和喉面为多见,极少单纯舌面烧伤。

喉部烧伤时声带、室皱壁及喉室均可被累及,尤以声带的损伤更多见。喉部烧伤病理变化及其修复与鼻、咽部基本类同。其特点是烧伤更表浅,多仅伤及表皮层;充血、水肿及渗出较为明显,由于纤维素渗出形成伪膜,易引起喉头狭窄,甚至闭合;伤后4小时即见有此症状发生。

气管、支气管烧伤时,轻者仅见上皮细胞变性,纤毛凝聚或消失,杯形细胞增生,分泌过多,伴有充血、水肿。较重时气管粘膜发生局限性坏死和溃疡,多形核粒细胞浸润。严重时气管、支气管粘膜广泛坏死剥脱,形成巨大创面。气管、支气管烧伤后修复愈合主要由活存的基底细胞、邻近上皮长入或腺上皮化生。新生的立方形细胞没有纤毛,形成高柱状后始见纤毛生长,有些向杯形细胞过渡,或以化生形式愈合。

肺烧伤是呼吸道烧伤中最严重的一种,多发生于距爆心较近或在大型兵器等密闭环境中。可累及肺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也可累及肺泡组织。各级细支气管病变与气管、支气管类同,多仅伤及上皮层。基底膜较完整。坏死脱落的上皮、分泌物或被咳出,或下行堵塞管腔,引起肺不张。肺部病变早期主要是肺充血、水肿,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肺气肿,肺萎陷等。伤后2~3天常常并发细菌感染,发生支气管肺炎及肺脓肿。肺烧伤者多于伤后数小时或十数小时死亡,一般不超过2~3天。主要死于严重肺水肿和肺部感染。呼吸道烧伤若合并冲击伤和放射损伤时,易加重肺水肿、肺泡壁破裂、感染和出血,致使伤情更加复杂和严重。

呼吸道烧伤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前者表明喉粘膜烧伤,后者表明气道堵塞。X线检查,中、重度烧伤者约80%出现相应的变化,主要是肺水肿、肺膨胀不全、代偿性气肿。

严重呼吸道烧伤时临床经过常有明显的时相性。伤后1~8小时为肺功能不足期,主要由于支气管痉挛引起呼吸困难、紫绀;伤后8~36小时为肺水肿期,由于液体渗出到肺泡和小支气管内,呼吸困难加重,出现泡沫样痰及湿性罗音;伤后2~6天为肺部感染期,大多为外源性,少数为内源性,常发生小叶肺炎、肺脓肿,临床出现呼吸困难,发烧及肺炎其它相应症状。严重呼吸道烧伤时,可见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在死亡前仅约为正常之25%;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液pH值轻度升高。

轻度呼吸道烧伤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鼻腔、口腔卫生和预防坏死性喉炎,进行喷雾治疗。中、重度呼吸道烧伤时应于临床各阶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肺功能不足期需要吸氧和解除支气管痉挛,此期气管切开多不能改善缺氧状态;肺水肿期适用严格无菌的加压呼吸,并注意强心、利尿,控制液体输入量;感染期主要给予抗生素。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阻塞通常由于喉头水肿或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大量粘稠分泌物或坏死脱落的粘膜组织堵塞、或气管周围组织水肿压迫所致。在伤后数小时或更短时间即可发生,必须及时解除,必要时切开气管,并反复吸引。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窒息,需特殊的呼吸道护理。治疗中尚应注意预防肺不张。

核爆炸时如能用湿的衣物、毛巾、手帕等及时捂住口、鼻部或戴口罩,对预防呼吸道烧伤均有一定效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599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