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广岛和长崎核爆炸致伤概况

广岛和长崎核爆炸致伤概况
 
摘要: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城市投掷了原子弹,造成大量居民伤亡和城市遭受严重破坏,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城市投掷了原子弹,造成大量居民伤亡和城市遭受严重破坏,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广岛、长崎两地的伤亡情况见表1。表中人数是不够准确的,不少军事人员和侨民、战俘等未包括在内。死亡率与高爆心投影点距离关系见表2。

表1 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伤亡情况


距爆心投影
点距离
(km)
杀伤
面积
(km2)
总人
口数
人口
密度
(km-2)
死亡
人数
受伤
人数
死伤率(%)
死 伤总计
广 岛
0~0.96
0.96~2.57
2.57~4.99
2.90
17.85
57.48
31200
144800
80300
10759
8112
1397
26700
39600
1700
3000
53000
20000
85.6
27.3
2.1
9.6
36.6
24.9
95.2
63.9
27.0
总计78.232563008276680007600026.529.756.2
长 崎
0~0.96
0.96~2.57
2.57~4.99
总计
2.90
17.85
57.48
78.23
30900
27700
115200
173800
1.0655
1552
2004
2222
27200
9500
1300
38000
1900
8100
11000
21000
88.0
34.3
1.1
21.9
6.1
29.2
9.5
12.1
94.1
63.5
10.6
34.0


(引S Glasstone,1962)

表2 死亡率与爆心投影点距离关系

(摘引AW Oughterson and S Warron,1956)


从上列二表的数据可见,在距爆心投影点1km以内的伤亡人数约占总伤亡人数95%,而且死者又占其中绝大部分。在这个区域内,冲击波、光辐射和瞬时核辐射的量,都足以单独造成伤亡。

广岛市在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当地时间)遭受由飞机投掷的原子弹的轰炸。美军派出三架B-29轰炸机,一架投弹,两架伴随观察。当地曾发出过空袭警报,但因未见到更多的机群,所以解除了警报;当时天气晴朗无云。广岛市的西部和北部为山区,南面临海,市区平坦,爆心投影点在市中心稍偏北,市区建筑多数是单层木结构,只有少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原子弹的爆炸当量为12.5kt——最近美国Lawrence Livermore研究所(LLNL)认为是15kt,爆高580m,装料为235U。长崎市在8月9日11时2分(当地时间)遭受轰炸,也是由B-29飞机投掷。长崎市为丘陵地,市区在沿河流的狭长低地,爆心位于市区北部。原子弹的爆炸当量为22kt,爆高500m,装料为239Pu。

广岛、长崎两市建筑物破坏情况见表3。广岛的调查材料表明,在爆心投影点2km以内的建筑物,破坏率达99%。广岛在爆炸后20分钟,发生了一场“火灾暴风雨”。当时,四面的风吹向燃烧地区(因为燃烧地区高温气流上升,因而吸入四周的低温空气)持续了6个小时。这个“火灾暴风雨”限制了燃烧范围,但加重了燃烧区内的火情。长崎没有形成“火灾暴风雨”,这是因为建筑物分散在狭长山谷之内,没有促使发生“火灾暴风雨”的条件。两城市地理和破坏概况见示意图1,图2。

表3 广岛、长崎建筑物破坏情况


城市爆炸前建
筑物数目
烧毁
(%)
全部破
坏(%)
严重破
损(%)
总计
(%)
广岛
长崎
76327
51000
62.9
22.7
5.0
2.6
24.0
10.8
91.9
36.1


(引“1977NGO被爆问题シンホジゥム报告书”)

图1 广岛市破坏概况示意


两个城市被炸时,原子弹产生的光辐射都大约持续3秒钟,按能见度为30km算出的光冲量数值列于表4。暴露皮肤烧伤边界在广岛约为3.5km,长崎约为4km。两地在1.2km内没受任何屏蔽物保护的人员,都在致死程度的光辐射烧伤范围,甚至距爆心3~4km处,还有许多相当严重的烧伤。活存人员中直接眼烧伤为数很少,

图2 长崎市破坏概况示意

表4 广岛、长崎光冲量与距离关系


至爆心投影点
距离(km)
光冲量(cal/cm2)
广岛长崎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99.6
55.8
23.2
11.3
6.3
3.9
2.6
1.8
1.3
229.4
111.5
42.2
19.9
11.0
6.7
4.4
3.1
2.2


(引“1977NGO被爆问题シンホジゥム报告书”)

但许多人暂时失明数分钟到数小时,火焰烧伤在活存人员中占约5%(很多火焰烧伤人员未能获救而死亡)。


原子弹爆炸后约10秒钟,高压气流到达离爆心投影点距离3.7km处,30秒钟时约到达11km。两城市受原子弹冲击波效应使建筑物破坏的概况见表5。两城市死伤人员中70%有冲击伤,但绝大多数为间接致伤。活存人员冲击伤数量大,但伤势不重,多数为玻璃碎块等的挫伤和撕裂伤,骨折只有4%。

关于广岛和长崎所投原子弹的瞬时核辐射的剂量,在1965年曾进行过修订,见图3中的T65。近来美国LLNL又报道了新的修订剂量,广岛的中子剂量大大降低,而γ射线剂量有所增加; 长崎的中子、γ射线剂量都略有下降,见图3中的LLNL。在广岛,电离辐射使50%人员致死的距离约为1.2km,长崎为1.35km,但在这个

表5 冲击波所致破坏概况


至爆心投
影点距离
(km)
最大
压力
(kg/cm2)
最大
风速
(m/s)
破 坏 程 度
0.5
0.8
1.9
1.3
280
200
坚固的钢架结构全部破坏
除抗震设计外的钢筋混凝土结
构全部破坏
1.8
2.6
0.3
0.16
72
36
严重破坏
中等程度破坏,木结构全部破
3.2
15
0.1228木结构破坏,但可修复
窗玻璃破碎


(引“1977NGO被爆问题シソポジウム报告书”)

图3 广岛和长崎瞬时核辐射剂量(引WE Loewe and E Mendelsohn,1981)

范围内,人员在爆炸时如位于混凝土建筑内则可减轻电离辐射的损伤。


两个城市在爆炸后都有放射性落下灰沾染,但因为爆高较高,所以沾染程度较轻。广岛在爆炸后20分钟发生暴雨,从爆心向西北方向雨区长19km,宽11km,称为“黑雨”。落下灰中除裂变产物外尚有活化产物如28Al,24Na,56Mn,46Sc等。在广岛爆心投影点由落下灰所致无限时间累积剂量约为24~176rad(据不同报道,结果有较大差异),在黑雨区平均无限时间累积外照射剂量约为13rad,长崎比广岛低一些。

在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死亡人员中,约50%是由某种烧伤所致; 广岛第一天内死亡人员中2/3都有严重烧伤;在第一个星期内死亡人员中,也有许多因烧伤致死。广岛第一天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3%;长崎为56.4%。两城市死亡人员中约96%死于20天之内。伤情复杂,确切致死原因难以弄清,但1~3周内死亡者,多数合并辐射损伤。死亡人员中以爆炸当时在户外者占多数,其次为土、木结构房屋内人员,在混凝土结构中人员的死亡率最低。活存人员中冲击伤约占70%,闪光及火焰烧伤约占65%,核辐射损伤约占30%,这三者发生率总和超过100%是由于不少人受到了复合伤。

两城市受原子弹袭击后活存下来的居民,几十年来一直对他们进行远期效应的观察,发现受1rad以上照射的44,471人的统计数字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是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高的,其中受50~100rad以上的照射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尤以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等的发生率可以肯定与受照的剂量有关。按剂量分组统计结果列于表6。

表6 1950~1972年期间广岛和长崎居民恶性肿瘤发生概况

*按T65D分组          (引M Otake,1976)


两城市遭受原子弹轰炸后,立即出现了大批伤员,城市内原有的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也大部分被破坏和遭难。广岛原有2370名医护人员,死伤为2168人。可见当时已经无法依靠本地医疗机构和人力去进行抢救伤病员。在广岛爆炸后不久,附近的海军部门派出了抢救队,但人力有限加之交通阻塞无法进入市区。本地的两个医院在爆炸当日对1000多名伤员做了急救处理。长崎的情况稍好些,在爆炸后三小时开来了救援列车,立即向附近城镇疏散伤员,在距爆心投影点4km处也开设了临时救护所,使小部分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护处理。当时两城市天气都很炎热,水、电、食品和医药供应都十分困难,卫生条件极差,随即发生了胃肠道疾患的流行,就更增多了死难的人数。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20994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