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组织胞浆菌病的流行病学

组织胞浆菌病的流行病学
 
摘要: 本病多在北纬45°和南纬30°之间的地区流行,美国南部河谷地区流行尤为严重。在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地也有流行,1958年在广州曾报告一例,系美洲归国华侨。根据Furcolow报告,美国每年约有50万新病人,至少有800人死于本病。

本病多在北纬45°和南纬30°之间的地区流行,美国南部河谷地区流行尤为严重。在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地也有流行,1958年在广州曾报告一例,系美洲归国华侨。根据Furcolow报告,美国每年约有50万新病人,至少有800人死于本病。

本菌在温度为20~30℃,年雨量在800~1,200mm之间,又有鸟类或蝙蝠等动物粪便提供必要的有机物,能在土壤中繁殖。因此,即使在高度流行地区也只能在某些局限的疫点分离到本菌。土壤中的孢子是平时人和动物感染的主要来源。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能受本菌感染,如马、牛、羊、猪、狗而狗最敏感。蝙蝠能长期带菌,从粪便中排菌,不发病。在美洲曾从20多种蝙蝠中分离出本菌,它是本病的重要贮存宿主。从鸡和蝙蝠粪便污染的空气及土壤中都曾分离到本菌孢子。

在流行区,农民翻耕土地、清扫鸡舍,旅行者驱车通过,人们因吸入尘土中的本菌孢子而受感染。在大量鸟类栖息的森林中活动,如:砍伐树木,清扫场地,进入大量本菌感染的蝙蝠寄居的岩洞也能发生感染。1973年在美国有29名男女青年进入一个蝙蝠栖息的岩洞,停留约30分钟,以后23人发生本病。本菌孢子也可通过污染物品感染非流行区的人,如在英国一个棉纺工厂,曾因接触来自美国流行区出产的棉花而发生4例病人。

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与结核菌素试验相似,是一种迟发过敏反应。可以用它作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尚无人用菌苗。通过本菌污染区时,应戴口罩或面具,防止吸入含有孢子的气溶胶。必要时,喷湿地面可减少尘埃飞扬。对严重污染的局部地面,可用杀芽胞的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二)消毒。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染,病人不需隔离。病人的痰应消毒,以防在外界形成孢子污染环境。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753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9
  • 更新时间: 2013-01-09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