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植物杀伤剂中毒

植物杀伤剂中毒
 
摘要: 植物杀伤剂是一些能使植物落叶、枯萎或生长反常,从而导致损伤或毁坏植物的化学物质。从其使用效果来看,不仅能杀伤植物,而且对人、畜都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植物杀伤剂是一些能使植物落叶、枯萎或生长反常,从而导致损伤或毁坏植物的化学物质。从其使用效果来看,不仅能杀伤植物,而且对人、畜都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植物杀伤剂种类 外军曾将以下化合物用作植物杀伤剂。重要的有2,4-D、2,4,5-T、2,4-二硝基酚(DNP)、2,4-二硝基邻甲酚(DNOC)、毒莠定(picloram)、二甲基胂酸(卡可基酸)、氰氨化钙、灭草隆(monuron)、除草定(bromacil)等。这些化合物中除2,4-二硝基甲酚为高毒外、其它均属中等毒、低毒或微毒。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中毒,也不至于引起死亡。误服污染的粮食、瓜果和饮水时。除非在极高浓度下,一般也不会中毒死亡。

2,4-D正丁酯和2,4,5-T正丁酯 2,4-D和2,4,5-T正丁酯都是“橙色剂”或“紫色剂”的活性组份,在农业上正常使用时对人畜无害。它们对动物的毒性较低,但因样品纯度和所含杂质不同,毒性差异较大,多种动物口服或灌胃LD50为100~2000mg/kg。大白鼠口服2,4-D或2,4,5-T的LD50约为400mg/kg;人口服2,4-D的LD50估计为50~100mg/kg;人误食“橙色剂”的致死量为3~4g以至6.5g。“橙色剂”不仅口服可以中毒,也可以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而侵入机体。长期吃染有2,4-D和2,4,5-T的水和食物,或在染毒的环境里长期生活会引起慢性中毒。口服严重中毒的症状有唾液分泌多,上腹部绞痛,呕吐,腹泻,肌肉强直,昏迷。恢复期可能有肝、肾损伤。

从生产2,4-D及2,4,5-T工厂工人及使用2,4-D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来看,长期接触2,4-D、2,4,5-T及其酯类不影响心、肺、血液和中间代谢。少数人在喷洒时吸入较多量时,感到疲乏、头痛、食欲减退、胃区或肾区疼痛,休息一夜,次晨症状完全消失;有人一天口服2,4-D 500mg,连服21天无不良反应;有一名播散性孢子菌病患者用2,4-D钠盐治疗,单次剂量从8mg逐渐增大到2g,累积量达12.7g,未见有害效应。最后一次剂量加大到3.6g,2h内由静脉滴入,在将滴完前出现毒性反应,安静、神情淡漠,嗜睡,口周围纤维性肌颤,膝反射、踝反射及二头肌反射减退,尿失禁,昏睡。经48h基本消失; 另有三名农民,大量的2,4-D酯皮肤染毒,出现头痛,眩晕,呕吐,消瘦,数天后发生末梢神经炎;有一名农民口服2,4-D 6.5g以上,发生剧烈抽痉死亡。

以2,4,5-T为基础的植物杀伤剂对人、畜有特殊的危害性,因它含有一种毒性极大的杂质,称为二噁英(dio-xin,TCDD),此化合物是工业生产上用四氯苯合成2,4,5-T时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二英大白鼠LD50为0.03MG/KG;豚鼠特别敏感,LD50为0.0006MG/KG,因此这一化合物受到军事上的重视。二英中毒症状有氯痤疮、水肿、肝坏死、胃粘膜增生及溃疡形成、胃肠道及内脏出血、肾萎缩,免疫功能降低。它可引起大鼠和小鼠畸胎,造成孕妇流产率和新生儿染色体畸变率较高。

2,4-二硝基酚及2,4-二硝基邻甲酚 2,4-二硝基酚(DNP)和2,4-二硝基邻甲酚(DNOC)可通过吸入,皮肤或口服途径中毒,都属于高毒。大鼠口服LD50∶DNP为30mg/kg; DNOC为25mg/kg。DNP对狗的毒性,无论静注、肌注或口服LD50均为20~30mg/kg。兔皮下中毒致死量为30mg/kg,但口服或腹腔中毒致死量为100~200mg/kg,兔肝脏对DNP有特殊解毒作用。估计DNP或DNOC对人的致死量为1~2g。DNP及DNOC为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使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以高能磷酸键形式在体内储存,而以热的形式释放,因此引起体温上升。中毒后早期症状有疲劳、大汗、烦渴,尔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呼吸深而快,心跳速,意识模糊,严重者在1~2h内死亡。死后尸僵出现很快。高温环境加速症状出现及死亡。中毒剂量较小,症状较轻者可于24~48h内退烧,恢复健康。慢性中毒有白内障而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发病率约1%,病程发展较慢,最长达15年。其他症状有皮肤病损、血管神经性水肿、中耳炎、神经炎、中毒性肝炎等。诊断可根据症状特点、接触局部黄染及血尿中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毒莠定 毒莠定是“白色剂”的活性组分之一,毒性很低,大白鼠口服LD50大于8000mg/kg,兔、羊、牛口服LD50分别为2000mg/kg、720mg/kg和540mg/kg,均未出现中毒症状。大白鼠喂含1000ppm毒莠定饲料90天无任何症状,10,000ppm时则肝及肾组织有轻度到中度病变。大鼠及小猎犬按每天15、50及150mg/kg给毒莠定连续二年,动物体重、耗食量、行为死亡率,血液学及临床血化学检查均无改变,尿正常。眼观及显微镜检查无病理改变,不致癌。不影响动物生殖、妊娠、哺乳。连续繁殖三代亦无异常发现。对牛、羊、猪的毒性也很低,估计对人不会有引起中毒的危险性。

二甲基胂酸 二甲基胂酸是“蓝色剂”的活性组份,其急性毒性LD:大鼠口服二甲基胂酸为1350mg/kg;二甲基胂酸钠为3200mg/kg,均属低毒。二甲基胂酸的慢性毒性可通过以下实验阐明,分别用含二甲基胂酸的饲料喂大鼠,用含二甲基胂酸的食物喂狗,经半年到一年,比较正常对照组和中毒剂量组动物的体重、耗食量、血液学检查、尿检查和各器官重量,均无差别,说明蓄积毒性不明显。二甲基胂酸对皮肤和眼睛都没有明显刺激作用。据估计,对人的急性中毒致死量约90g。中毒症状同砷中毒,诊断也同砷中毒。

氰氨化钙 氰氨化钙(Ca=N—C≡N)属中等毒性,大鼠口服LD50为320mg/kg,工业品中毒毒性更小,喷洒在植物上,家畜吃后一般不致于中毒。水中浓度达0.1%以上时,对鱼、蛙有毒。对人的致死量估计为10~50g。由于氰氨化钙味苦涩。有电石样臭味(碳化钙味),有色,不易误服。氰氨化钙粉尘呈碱性,刺激皮肤粘膜。口服后在胃内生成氨基氰,可抑制乙醇脱氢酶,影响乙醇在体内代谢,所以临床上用来作为戒酒药。每天口服50~100mg连续数月,无严重副作用。但此时对有酒癖者反应异常敏感,即使饮小量酒也出现酒醉态,面色潮红、结膜充血、全身发热、呼吸迫促、心悸、头晕、耳鸣、恶心、步态不稳、兴奋健谈、思维活动受障碍。

灭草隆 灭草隆属低毒,大鼠口服LD50为3600mg/kg。给大鼠含本品25、500及2500ppm的饲料二年,存活率和肿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2500ppm一组动物在喂饲一个月后体重下降,轻度贫血,实验结束时肝、脾脏器系数增大。

除草定 除草定属微毒,大鼠口服LD50为5200mg/kg。尚未见人中毒的报道。

植物杀伤剂防治 戴防尘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和紧身工作服可以防止植物杀伤剂中毒。这类化合物在平时使用时,必须严格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和其他化学战剂相同的防护措施。一般说来,植物杀伤剂毒性较小,只要不误食染毒食物和水,不在严重污染区久留,一般不会引起伤害。如有液滴落在皮肤上,及时擦去,再用温水或肥皂水冲洗。眼鼻染毒时可用2%小苏打水冲洗。误食染毒食物或水时,应先催吐(必要时洗胃),还可以喝浓茶或服用利尿剂,以加速毒物从体内排出。

橙色剂(2,4-D,2,4,5-T)和二英中毒时,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可采用一般对症及支持疗法,DNP和DNOC毒性相对高些,但中毒后无特效抗毒剂,原则上采取降温、补液、给氧和防止脑水肿,一般度过24h可以复原;蓝色剂(二甲基胂酸)中毒治疗同胂中毒,可应用二巯基类特效抗毒药;氰氨化钙有特殊的臭味,不易误服,中毒时一般不会致命,但在中毒前后当时饮用酒精饮料,则明显加重毒害作用,因此接触氰氨化钙时要忌酒。遇植物杀伤剂严重中毒病人时,必须及时送医院急救治疗。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270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