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芥子气全身中毒诊断和治疗

芥子气全身中毒诊断和治疗
 
摘要: 芥子气是一类糜烂性毒剂,可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使人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在中毒局部产生炎症、坏死。同时,芥子气尚可经上述途径吸收至体内引起全身吸收中毒,导致多方面的功能紊乱,主要涉及骨髓、淋巴造血功能、睾丸造精功能、胃肠道消化功能及泌尿系统排泄功能,继而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酸碱平衡、物质代谢障碍等。

芥子气是一类糜烂性毒剂,可通过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使人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在中毒局部产生炎症、坏死。同时,芥子气尚可经上述途径吸收至体内引起全身吸收中毒,导致多方面的功能紊乱,主要涉及骨髓、淋巴造血功能、睾丸造精功能、胃肠道消化功能及泌尿系统排泄功能,继而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酸碱平衡、物质代谢障碍等。

对芥子气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实际可应用的抗毒药,针对中毒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临床症状 轻度和中度全身吸收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烧、烦躁不安、精神抑郁、白细胞计数下降等。严重吸收中毒不多见,只有在液滴态毒剂大面积皮肤染毒或吸收高浓度蒸气或雾态气溶胶,或误食染毒水或食物后才可能引起。严重中毒时,可累及机体许多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造血功能抑制,肠粘膜上皮隐窝细胞分裂抑制所引起的绒毛粘膜上皮缺损和代谢障碍等。

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以后转为抑郁寡言、淡漠嗜眠、反应迟钝。有的在夜间惊叫、呓语、以及有舞蹈样动作。

造血系统症状:骨髓和淋巴组织很敏感。轻度中毒时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暂时升高(主要是粒细胞)。中度中毒时,白细胞在短暂升高后下降,红细胞变化不大。重度中毒时白细胞下降十分显著,极严重时几乎至零。白细胞降低的程度与中毒严重程度基本上一致。嗜酸性粒细胞在中毒早期即见减少,甚至消失,如逐渐恢复或比例增高,则是预后良好的现象。淋巴细胞在中毒早期即显著下降,病情好转时其相对和绝对值增加。此外白细胞变化还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淋巴细胞出现空泡及呈现异形等。中毒严重者血小板显著减少,可低至每立方毫米5万以下。病人出血时间延长,出现皮肤淤斑、鼻衄、咳血和便血等。红细胞于最初几天内可因血液浓缩而致暂时性升高,后因造血功能障碍而降低。但周围血中红细胞下降的速度和程度没有白细胞明显,一般可于三周前后回升。

消化系统症状:除消化道直接染毒外,其它途径引起的吸收中毒也都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消化系统早期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吸收中毒严重时,可因小肠粘膜上皮隐窝细胞分裂受抑制,绒毛上皮屏障缺损,血浆样液体渗入肠腔而有稀便、腹泻、血样便,伴有腹痛,并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机能障碍。

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为中毒早期有心跳加快、心音亢进、血压升高及期外收缩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律不齐。内脏血管麻痹、扩张,血压降低及虚脱。由于失水可引起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可导致循环衰竭。此外,严重中毒时,泌尿系统可见急性中毒性肾小管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血中非蛋白氮升高,出现蛋白尿及血尿。机体物质代谢紊乱出现糖代谢障碍,血糖增高。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尿中氮、氨、肌酸、肌酐及磷总排泄量增加。血液乳酸、酮体含量增加,可发生酸中毒。严重中毒伤员在急性期后出现消瘦、虚弱、形成所谓“芥子气恶病质”。

诊断 主要根据中毒史、毒剂检定及芥子气中毒症状的特点,特别结合血液化验检查进行诊断。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分类及形态学的连续检查可对诊断和判断中毒的程度及预后有参考价值。中毒早期1~2日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以后即下降。淋巴细胞在中毒早期即下降。病情好转时其相对和绝对数均增加。在较大面积皮肤芥子气损伤时,创面结痂前看到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这被认为是预后良好的指征。

治疗 全身吸收中毒的治疗原则以抗感染、抗休克和对症治疗为主。

硫代硫酸钠作为芥子气中毒的特效抗毒药存在如下问题: ①有效剂量大。动物实验证明,硫代硫酸钠的有效剂量为2g/kg以上,剂量下降则效价减弱。按体重折算,人用有效剂量达100g以上,按25%计算为400ml,如此大量药液自静脉输入按每分钟5ml计则需80min。临床应用有一定困难,更难用于野战条件。②有效使用时机难掌握。体内原形芥子气在血液内存在时间短,静脉注射芥子气10min内已消失90%以上,芥子气皮肤染毒后半小时,血液中已测不出芥子气。用动物交叉循环实验证明,原形芥子气在血中至多只能存在30~60min。由于硫代硫酸钠的解毒作用主要是和游离芥子气结合,所以在中毒后1~2h给药基本上已无明显解毒作用。③硫代硫酸钠对已与组织结合的芥子气无解毒作用。芥子气进入血液、组织液中很快解离为锍离子,并迅速与体内核酸、蛋白质、酶等生化物质结合,形成结合芥子气。硫代硫酸钠不能与结合芥子气作用,不能使被芥子气结合的核酸和蛋白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芥子气中毒有潜伏期,即使严重中毒时也会有1~2h的潜伏期。在局部或全身出现症状后,即使有条件使用硫代硫酸钠,为时已晚了。

综上所述,要在芥子气中毒后短期内(1~2h内)静脉注射大剂量(25%,400ml)硫代硫酸钠是不易做到的,注射晚了或剂量小了都无效。故硫代硫酸钠作为芥子气特效抗毒药,仅有理论价值,实用可能性很小。

芥子气中毒后造血功能虽易抑制,但恢复过程比辐射损伤快。一般临床上治疗造血抑制的药物中,有肯定疗效者少见。周围血相较低时可适当输全血或白细胞、血小板悬液。对临床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往往有效,芥子气中毒时可考虑使用。

治疗造血抑制的同时应合并应用抗感染制剂。早期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或其它球菌杆菌兼顾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细菌学检查、血培养及临床症状变化及时更换有效的抗生素。临床对热烧伤败血症病人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新型青霉素Ⅱ、羧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常用的抗霉菌制剂有: 三明霉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乙、克霉唑等。战时无细菌培养条件下,可根据临床症状判断感染的菌种,然后选用相应的抗生素。选用时应球、杆菌兼顾,可将二联或三联抗生素合用。有严重败血症时,由于细菌内毒素的作用,可使伤员出现一系列内毒素休克症状,可考虑激素(氢化可的松等)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但需加大抗生素用量。

防治循环衰竭,抗休克是治疗芥子气全身中毒的重要措施。中毒早期的恶心呕吐以及广泛性皮肤中毒引起的皮肤水肿、水疱形成以及水疱破后创面血浆的流失等,均可引起血液循环液量减少,从而导致休克的发生。严重吸收中毒时,小肠粘膜隐窝细胞分裂受抑制,绒毛上皮剥离,大量水份自肠壁渗出,也可导致休克。应及时进行补液,可根据病人情况静脉输入25~50%高渗葡萄糖溶液50~100ml,每日1~2次或适当输入血浆或全血,每次200ml,每日1~2次。一般热烧伤休克治疗中推荐的补液种类有: 6%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生理盐水液、平衡溶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8M乳酸钠溶液或2份生理盐水加1份1.25%碳酸氢钠溶液),在芥子气中毒抗休克治疗中,可根据情况选用。抗休克过程中应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在必要时给氧气吸入。

早期适当地使用激素可增强机体代偿能力,增加食欲,促进机体的恢复。一般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危急期过后停用。

血管活性药物要慎用,应用后由于全身血管的收缩,可因此加重对微循环和肾脏的损害。但如在输入足量液体后血压仍不稳而且尿少者,可应用多巴胺100mg,以500ml葡萄糖滴注,它有扩大肾血管的作用。

病人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有严重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妥因钠或巴比妥钠类药物。腹痛时皮下注射阿托品。根据需要使用止血剂。为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意纠正酸中毒。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141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