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地方病 >>大骨节病流行学

大骨节病流行学
 
摘要: 大骨节病发生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以及台湾等十四个省、区的部分地区病区多为山区、半山区,与地形、地势有一定关系。

大骨节病流行学分述如下:

病区分布 大骨节病发生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以及台湾等十四个省、区的部分地区病区多为山区、半山区,与地形、地势有一定关系。在西北黄土高原病区,以沟壑地带发病较重。据1958年对陕西省黄陵县356个病村的调查,沟壑地形病村发病率高达20.5%;沟坡和川道病村发病率相近,分别为14.0%与13.6%;塬面病村发病率最低,仅2.5%。东北病区,病村地形多为低山区与丘陵地,而以山间谷地、河谷、甸子等低洼潮湿地区发病最重,发病率可达30%以上,山上、岗地、山谷沟口、河砂岗地发病较轻。有的地区,平原亦可发病,如松嫩平原、松辽平原的个别地方也有很重的病村。病区均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暑期短,霜期长。在病区内病村每呈灶状分布,相邻近的村落患病率相差可能十分显著,有的村屯甚至基本无病。此种状态可在一定期间内相对稳定。但病区也有自然扩大与缩小现象,有的在以往从来没有发病的地方,5~10年间出现了新的病村; 有的原是重病村,而在十多年内病情持续减轻,直到没有新病例发生。也有些老的重病区多年病情一直很重,不见下降趋势,只是各年间发病率有些波动。

病区分类 按当地新发病例的多寡,可将病区分为活跃、相对静止和静止三种类型。活跃病区的主要表现是:5~13岁儿童新发病例多,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临床检查患病率较高;手部X线检查患病率高于临床体检;受检儿童手部X线片干骺端改变多于骨端改变,在X线有改变的总数中,干骺端有改变者可占50%以上。相对静止病区的主要表现是5~13岁儿童新发病例较少,自觉症状轻微;手部指骨骨端X线改变多于干骺端改变;在X线有改变者总数中,干骺端有改变的一般占10~40%。静止病区的主要表现是:儿童中没有新发病例;手部X线片仅有指骨骨端的异常征象;在有X线改变者总数中,干骺端有改变的仅占10%以下。

评定病区活跃程度的根据,是儿童手部X线检查资料。干骺端的病变最易变动,可在一年左右明显好转或消失;骨端的病变反应迟缓,出现较晚,消失缓慢;骨骺病变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病人如仅有干骺端改变,可以认为是新病例,而且在近期内(大约半年到一年)未摆脱致病因素的作用;如仅有骨端改变,或兼有骨骺改变但无干骺端改变,则可认为是旧病例,而且近期内(大约一年)已完全或大部分脱离致病因子的作用。骨骺改变的意义可结合前两者予以考虑,单纯骨骺改变是极少的。病人如既有干骺端改变,又有骨骺或骨端的改变,则可认为是旧的病例,且仍未脱离病因的作用。

发病年龄 本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成年人中新发病例很少。男女性别间患病率无显著差异。儿童一般从7~8岁开始发病,重病区发病年龄可相对提前,2、3岁即可发病;轻病区可相对推迟,多数大于10岁。发病初期只有X线改变,临床检查看不到明显体征。持续受致病因子作用,一两年后,可能出现干骺早期闭合、骨端明显破坏等严重改变。此时,有的病人体征仍可不甚明显,关节虽有轻微增粗,但并无明显变形。所以,其发病年龄不能靠肉眼观察判断。成年以后,不论当地人或迁入者,因骨骺发育已经完成,不可能再出现“短指畸形”或侏儒样体态。所以一般Ⅱ、Ⅲ度的重症病例、都是在13岁以前发病的。发病年龄的上述特点,在新病村容易看清;在老病村,因新旧病例叠加在一起,发病的年龄特征每被掩盖。轻重病村儿童患者检出率相差很大,轻病村X线检出率只有5~10%;重病村可达90%以上。

发病与水源 在广大病区内,各种类型的水源,如浅井、深井、泉水、窖水、河水及城市自来水皆有重病村、轻病村和不发病的村屯。看不出那一类水源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共用同一水源的两个人群,患病率可明显不同。如在东北病区,有许多病村居住汉、朝两个民族,饮用同一水源,但汉族患病很重,有的临床检出率可达40%;而朝族中以大米为主食的竟找不出典型病人。在一些重病区中,常有铁路、林业、矿山、石油等不同种类的职工与当地农民住在一起的病村或城镇居民点。他们共同使用同一水源,可是,一般只有农业户发病,职工户基本无病或甚少发病。以河水为水源的病村亦有类似现象。如山西省蒲县刁口河,水质感官性状良好,两岸纯以该河水为水源的村庄有八个,有的发病甚重,临床检查患病率高达40%,有的基本检不出病人。但也有些地区的流行病调查曾证明本病发病与水源有关,并经用实验性换水观察及打深井改换水源都取得预防效果。因此,关于本病发病与水源关系问题的最后结论还需进一步研究。

发病与粮食 病区的口粮种类各地不同,但多数以麦类和玉米为主。黑龙江省病区的国营农场和一部分生产队,主食中面粉占90%以上。一般山区生产队均以玉米为主食,占口粮80%以上。陕西乾县,永寿一带病区,主食中小麦、玉米约各占一半。内蒙古、河北部分病区,口粮以玉米、小麦为主,小麦多者可占主食的半数。四川省阿坝病区主食是青稞,另有少量小麦。但在病区中以大米为主食的基本不发病,例如居住在重病区的朝鲜族,主食为大米者即不患病;如果主食为玉米,即与汉族同样患病。在病区主食为大米的汉族也不患病。有的病村原来是重病区,当改种水田主食变成大米后,病即逐渐消失。也有的地方原来主食为大米时无病,而当改水田为旱田,改主食为玉米之后,即迅速出现病人,几年之内就成为病村。在病区中,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里,有时亦可发现少数病例,此时多是由于该户将相当部分大米(一般是占口粮的1/3以上),换成玉米食用; 或者有的病区小春种麦、大春种稻,小春之后相对地以面粉为主食。病区里的中小城镇非农业人口不发病,或较少发病。但是,病区的农场的职工户儿童却发病,有的还很严重,即或已基本城镇化了的农场场部亦是如此。有的农业生产队原来发病很重,但调换为国库供应粮之后,病情就得到控制。城市职工户如从病区购入或换取较多面粉,玉米,则可出现本病。在病区有的职工户仅职工本人领取供应粮,其他家庭成员在生产队领粮,则儿童同样发病。

此外,大骨节病还有家庭多发现象。多子女家庭,如有一人病情严重,其他人也多发病。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129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