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战剂检验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其目的在于确定战剂的种类和特点,为消毒、免疫预防和对病人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病毒战剂检验,应以主要病毒战剂为对象(表1)。由于检验时一般尚无可供参考的临床或流行
表1 主要病毒战剂
科 | 属 | 病毒战剂 |
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 | ||
甲病毒属 | 西部马脑脊髓炎病毒 | |
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 | ||
披膜病毒科 | ||
黄热病毒 | ||
黄病毒属 | 登革病毒 | |
森林脑炎病毒 | ||
布尼亚病毒科 沙粒病毒科 痘病毒科 | 白蛉病毒属 沙粒病毒属 正痘病毒属 | 裂谷热病毒 拉沙病毒 天花病毒 马尔堡病毒 |
(未分类) | (未分类) | |
伊博拉病毒 |
病学资料,故必需注意检验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应依次进行: 标本处理,标本接种,鉴定新分离的因子是否为病毒,将新分离的病毒先鉴定到科,再鉴定到属或群,最后进行属或群以下的鉴定。
在按常规方法进行病毒战剂分离、鉴定的同时,应尽量选用可靠快速检验方法,加速分离或鉴定的进程。如撒布的病毒战剂已引起人、畜发病,则应及时送检临床标本,并应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标本的检验法和空气或表面采样标本原则相同,但应酌情从临床标本中直接检出病毒战剂颗粒或抗原,并适时地检测特异性抗体。进行快速检验的主要方法有:直接电镜法,免疫荧光抗体法(IFA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ELFA),琼脂凝胶扩散法(AGD),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和间接血凝法(IHA)等。
直接检出病毒颗粒或抗原 不经增殖培养直接从送检标本中观察到病毒战剂颗粒或证明其抗原存在,是目前所知最快速的检验法。
直接电镜法 早已用于天花患者皮肤病变标本的检验。也曾用于马尔堡病毒(血液标本),伊博拉病毒(血液或肝脏标本),拉沙病毒(血液或肝脏标本),裂谷热病毒(血清或组织标本)的检验。直接电镜法一般不能作出特异性病毒鉴定,但上述病毒战剂的形态学特征很鲜明(裂谷热较差),故仍可得出有诊断意义的结果。
免疫荧光抗体法 天花患者的水疱液、脓疱液或干痂刮取物等标本,均曾多次用免疫荧光抗体法作出快速诊断。用于检测拉沙热患者眼结合膜细胞涂片标本,可作出快速临床诊断,患者伴有眼结合膜炎时,其成功率较高。裂谷热病毒媒介蚊虫头压片标本,也成功地检出裂谷热病毒。国内外均有用本法从登革热媒介蚊虫头压片中快速检出登革热病毒的报道。
ELISA和ELFA法 这两种酶免疫检测方法,近年来已逐渐试用于病毒战剂的快速检验。这两种方法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出抗体。裂谷热病毒和黄热病毒均曾试用过ELISA。曾用ELISA和ELFA检测过多种裂谷热病毒的现场标本,如: 媒介蚊虫头压片,人、畜的血液或各种组织标本。试用结果说明,这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甚好,ELFA法比ELISA更敏感。
其他方法 在裂谷热流行时,病畜(绵羊)的血清和羊水中有该病毒的血凝抗原,肝脏及羊水中含有CF抗原,血清中有琼脂凝胶扩散沉淀抗原,因此,曾成功地分别用HE、CF和AGD法快速地检出这些抗原。国内外均有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快速检测病毒抗原的报导。放射免疫测定法比ELISA法更为敏感,但需特殊设备,故在现场使用有一定限制。
增殖培养后检出病毒颗粒或抗原 在进行直接检出的同时,应将待检标本接种于敏感的宿主系统(细胞培养或实验动物)内,经增殖培养后,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快速检测。本法的快速程度次于直接检出法。是当前实际使用的主要方法。如使用直接电镜法或免疫荧光抗体法,一般可在动物发病或出现细胞病变之前,检出病毒战剂颗粒或其抗原。例如曾将马尔堡病毒病或伊博拉出血热患者的临床标本(血液、血清、精液等)接种于Vero细胞,CV-1细胞或幼豚鼠,于接种第3~4天用直接电镜法成功地观察到这两种病毒战剂的颗粒。使用免疫荧光抗体法可略早一些检出其抗原。将拉沙热患者的血清、胸水、尿液、咽嗽液或组织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或CV-1细胞等,可在接种后一定时间用免疫荧光抗体法早期检出拉沙病毒的抗原。曾将本病患者的血清标本接种Vero细胞,接种后24小时查出1%的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接种后48小时和72小时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0%和70%。此时尚未见细胞病变。使用直接电镜法则需在第4天才可观察到拉沙病毒颗粒。曾多次将裂谷热患者的标本或病畜的血液、胎盘、肝脏等接种于Vero细胞等基质中,均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法早期检出本病毒的抗原。曾模拟现场标本,将相似量的本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CV-1细胞或BHK-21细胞,可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用免疫荧光抗体法检出本病毒的抗原; 如用直接电镜法可在同时或略晚观察到该病毒的颗粒。ELISA法,ELFA法和RIA法均已试用于裂谷热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其他病毒的抗原快速检测。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三种主要病毒战剂经过细胞增殖培养后,可在接种后24~48小时左右,用免疫荧光法检出其病毒抗原。但黄病毒属的战剂病毒,则常需在接种后数日,才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法检出其抗原。在条件合适时,病毒战剂标本接种于敏感细胞后,细胞病变出现得也可能相当早。曾用白纹伊蚊细胞C6/36株或其亚株分离登革热病毒,在接种标本后第3~5天出现空泡形态的细胞病变,可获得初步明确的结果。表2为6种病毒实验性增殖培养后的快速检验结果。
表2 6种病毒增殖培养后检出时间(天)*(小时)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 电 镜 法 | 细胞病变 | |||||||
CV-1 | Vero | BHK-21 | CV-1 | Vero | BHK-21 | CV-1 | Vero | BHK-21 | |
裂谷热病毒 伊博拉病毒 马尔堡病毒 拉沙病毒 登革病毒Ⅰ 登革病毒Ⅱ 黄热病病毒 | *22 3 2 2 2 1 3 | *22 3 3 3 3 2 4 | *22 | *22 3 3 4 5 5 5 | *45 3 3 6 6 6 7 | *45 | *22 3 3 4 2 3 5 | *45 3 3 6 6 5 7 | *45 |
快速检出病毒抗体 检测抗体不可能非常快速,但在病毒分离不成功时,或进行病毒战剂的流行病学研究时,快速检测特异性抗体是非常必需的。
免疫荧光抗体法 是检测拉沙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规方法,能将拉沙病毒和同属的其他病毒明确地区别开来。曾多次用于拉沙热流行病学研究,效果甚好。在裂谷热流行时,曾多次用以检测人、畜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本法快速、敏感,操作简便,但和白蛉病毒属的其他成员有交叉反应,其交叉的普遍程度,和血凝抑制试验相似,或更普遍一些。因此,就裂谷热病毒来说,本法是将新分离病毒快速归入白蛉病毒属的良法,但不宜用于“种”的鉴定。此外,布尼亚病毒科的克里米亚一刚果出血热病毒,呼肠病毒科的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以及沙粒病毒科的Junin病毒等,均曾使用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其特异性抗体。
ELISA法和ELFA法 曾使用这两种方法检测抗体的有黄热病毒,裂谷热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猴痘病毒,白痘病毒,内罗比绵羊病病毒,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等。最近在裂谷热流行区现场使用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很特异,很敏感,比较安全(可使用灭活抗原),不要求特殊仪器,操作简易快速,费用低,更适于现场使用。但目前,用作裂谷热病毒的快速检测仍处于试用阶段。最近ELISA法曾用于检测森林脑炎患者的IgM和IgG抗体,除血清外尚可检测CSF标本,结果较好。全世界消灭天花后,对猴痘、白痘、痘苗等病毒的特异抗体鉴别受到注意,ELISA法已开始用于区别这些抗体,效果也比较满意。
放射免疫测定法,也曾用于区别正痘病毒属这3种成员的抗体,也取得满意的结果。
在津巴布韦,曾成功使用琼脂凝胶扩散法快速检测裂谷热病毒的抗体。此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不太高。如使用对流免疫电泳法则可提高其敏感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