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摘要:   流行病学是主要运用现场观察和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订并评价防制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是主要运用现场观察和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订并评价防制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一词译自epidemiology,原词并无“疾病”的涵义,且目前流行病学也包括对健康状态和生理特征的研究,因而有人主张将epidemiology一词译为流行学或医学流行学。

在古代,人们对疾病的流行现象,只能凭直观作出判断。近代,由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流行病学工作者借助种种实验技术以诊断和研究疾病的数量和分布,不仅能掌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而且能发现亚临床或无症状感染者及病原携带者,还能检测外界环境致病因子和人群免疫水平,这对流行病学的发展帮助极大。

百多年前,学者研究疾病的分布、原因和防制,并不限于传染病,曾对坏血病、阴囊癌、铅中毒、脚气病等进行了卓越的流行病学研究。其后由于一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因得到了阐明,而多种传染病又是当时危害人类的主要病种,故流行病学乃以传染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近数十年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变,流行病学研究范围有了很大改变,逐渐扩展到多种非传染病,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近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中国不少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已不再是传染病,而为非传染病。流行病学方法正在扩大其应用范畴,例如用于研究影响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保健服务、医疗评价、实验设计、计划生育、卫生经济管理、行为科学等,还用于研究车祸、自杀、犯罪及其他社会现象。当代的流行病学实际上是一门方法学。它不仅为流行病学本身服务,也为其他多种学科服务。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有二,一是现场观察,通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二是现场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了解某种疾病,某种健康状态或某种生理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组中的分布差异,进而分析分布差异的原因,探索病因或有关因素,并拟订和考核防制措施的效果。

现场观察有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等。对疾病当前情况的调查称为现况调查,它主要分析某一特定时间的疾病患病率。现况调查又有普查及抽样调查之分。在某病发生以后追溯病因的调查,称为回顾性调查。卫生防疫部门经常进行的个案调查及爆发调查,在性质上往往属于回顾性调查,可为探索病因及流行因素提供线索和依据。另有前瞻性调查,是将一定范围内原无某病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一个或一组已知可疑病因或因素,分成暴露组及非暴露组,随访观察并比较一定期间内此两组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确定所暴露的因素是否与所调查的疾病有关。

为了进一步证实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线索与某病的关系,可通过流行病学的另一基本工作——现场实验来证实或否定。现场实验指在一定范围的实验人群,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人为地给以某种措施。对照组不给以某种措施或必要时给以安慰剂。两组对象不使他们本人知道属于何组,以免产生主观偏见而影响实验效果。然后随访观察、登记并比较两组出现的病例或某生理特征人数的差异,以确定某因素或某措施的作用。

为避免随访观察人员对所实验的因素或措施怀有主观偏见,最好不让他们知道对象中谁属试验组谁属对照组。受试对象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属于何组,这样的实验叫做双盲试验。

近年来流行病学的发展,其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描述、分析、实验及理论研究四个方面,相应地称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及理论流行病学。前二者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特征人群组中的分布。资料通常来自现况调查。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常利用疾病调查或疾病登记资料,结合地区的人口资料进行描述,并与以往同期或其他地区的分布作比较。描述流行病学还可显示出一些疾病在人群中的特殊表现,如在时间的分布上表现为季节性升高(如细菌性痢疾)及周期性流行现象(如流行性感冒),有的有长期变异(如猩红热)。疾病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同的,有些疾病遍及世界各地,有的表现有城乡差异,有的表现为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外来性或输入性。在不同的人群组中疾病的分布也有差异,因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工种、宗教、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能影响人们暴露于疾病的机会和程度。疾病在数量上可有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等不同程度的表现,取决于病因。宿主和环境三因素的综合作用。

分析流行病学是依据描述性资料的启示、线索,提出工作假设,进行针对性的回顾性或前瞻性调查,联系病因、宿主、环境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分析人群疾病或其他事件发生频率的动态,与其他因素的联系或因果关系。

实验流行病学的性质与前瞻性调查相近。回顾性调查能得出这件事与另一件事的联系,但不能肯定二者间有无因果关系。前瞻性调查或对人群进行某种干预(如预防接种或其他措施)的实验,在严格的控制下,可能分析出因果关系或其线索。

理论流行病学是将事实材料抽象概括,用数学符号代表各种项目,用公式来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的联系,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各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进步,越来越多地应用血清学方法来查明疾病的分布及探索其病因的研究,称为血清流行病学。如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验,对摸清该病的分布和流行规律有所帮助。检查人群中某种或几种代谢产物或某些酶的活力来反映不同人群与某疾病的关系及探索其病因的研究,称为代谢流行病学。如血中尿酸的增高,可能为痛风的病因。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环境因素还是遗传素质不同所致,移民往往成为理想的研究对象,从某病低发区移居至某病高发区后,移民的某病发病率如果随着移居的时间延长或移居代数的增加,逐步接近于移居地人群的水平,则该病的病因很可能是受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习惯的影响。如日本人的乳腺癌发病率低于美国人,日本人移居美国后,随着移居代数的增加,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说明乳腺癌的发生主要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以移民为对象的流行病学研究称移民流行病学。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问题受到愈来愈大的重视。制订合理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标准,必须以三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依据。联系三废与有关疾病的分布的研究称为公害流行病学。医药的发展,新的治疗或预防药物的问世,有时会引起新问题。例如少女阴道癌本是罕见的癌症,但竟有过成批出现的事,经回顾性调查发现它是母孕早期注射雌激素保胎而造成的后果。这种研究药物与疾病的关系,称为药物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上的诊疗实践的科研问题,可以用流行病学方法来解决; 临床医师可利用其诊疗有利条件研究若干疾病的病因和流行规律,通称为临床流行病学。

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很多,如精神病、内分泌疾病、退行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已成为遗传学和流行病学共同研究的一个日益显得重要的问题。研究疾病的遗传性病因,早先往往以双胞胎为研究对象,近年则充分运用基因学上的新理论、新技术,以研究遗传与疾病的关系,称为遗传流行病学。

人们不但期望寿命不断延长,而且还要求身心健康。为此而对生活方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称为健康流行病学。

对某个问题或某个方面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是不胜枚举的,例如可以有各种职业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精神病流行病学,等等。

近三十年来,流行病学在概念上和内容上都有较为迅速的发展,从研究疾病流行发展到疾病分布频率,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意外伤亡以及健康状态。涉及的内容不仅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而是从病因——宿主——环境三个基本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来认识疾病和健康的群体现象。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已渗透到医学各个领域,逐步为许多医学学科所应用,这又大大丰富了流行病学本身的内容。流行病学正在运用其他学科的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疾病监察,保健服务,从控制疾病流行走向增进健康的更积极方面,从定性的描述走向定量的数学模型理论阶段。由于本学科涉及的范围较广,发展较快,所以,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内容经常成为当代学术上激烈争论的课题,这在医学各学科中是较为突出的,对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也是有裨益的。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339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1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