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流行病 >>驱避剂

驱避剂
 
摘要: 驱避剂系指对病媒节肢动物或骚扰性害虫有驱避作用的化学制剂,其中研究和使用最多者为驱蚊剂。一般有三种使用方式: ①制成液剂、膏剂或冷霜制剂,直接涂抹皮肤; ②制成浸渍剂,浸染衣服; ③用以浸染孔径较大防护网,悬挂于野外帐篷窗口或佩带于人体裸露部分

驱避剂系指对病媒节肢动物或骚扰性害虫有驱避作用的化学制剂,其中研究和使用最多者为驱蚊剂。一般有三种使用方式: ①制成液剂、膏剂或冷霜制剂,直接涂抹皮肤; ②制成浸渍剂,浸染衣服; ③用以浸染孔径较大防护网,悬挂于野外帐篷窗口或佩带于人体裸露部分。于森林采伐、草原勘测、野外战勤、狩猎,以及地旷人稀、害虫分布广泛而又难以展开大规模杀虫措施的环境下,使用驱避剂有其特殊意义,为医学昆虫防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驱避剂的使用历史悠久,燃草熏烟驱虫,古已有之。早年市售“除虫菊蚊香”,即兼有驱蚊与杀蚊双重作用(低浓度驱蚊,高浓度杀蚊)。现代驱避剂的发展,亦从植物性制剂开始。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广泛使用之香茅油,即系香茅草(又名雄刈萱草)提取物。三十年代后,合成驱避剂渐占上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热带丛林地区虫媒病对军队威胁甚大,促进了驱避剂研究。七十年代,各国经筛选的化学药品虽已二万余种,但常用驱避剂仍仅五、六种(见表),其中最著名者为避蚊胺(N,N-diethyl-m-toluamide,又称DETA、DET或Delph-ene)。

几种常用驱避剂

普通名称化学名称驱避对象
避蚊酯(DMP)
避蚊酮
(indalone)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2,2-二甲基-碳丁氧
基-5,6-二氢吡喃酮
蚊、旱蚂蟥
蚊、蝇、旱蚂蟥
避蚊醇
(Rutgers 612)
2-乙基-1,3-己二醇蚊、蝇、蚤、螨、
旱蚂蟥
避蚊胺(DETA)N,N-二乙基间甲苯
甲酰胺
蚊、蝇、蜱、螨、
旱蚂蟥
苯甲酸苄酯
丁基乙酰苯胺
苯甲酸苄酯
N-丁基乙酰苯胺
蜱、螨、旱蚂蟥
蜱、螨、旱蚂蟥

我国于五十年代以来,先后研制或生产了除虫菊酯驱蚊油、避蚊酯与避蚊胺。七十年代又从3300多种民间驱蚊植物中筛选出柠檬桉、野薄荷等性能较好的植物100多种。以广东柠檬桉油渣为原料制成的驱避新药“驱蚊灵”,其有效成分为对-䓝烷二醇-3, 8 (p-menthaneglycol-3,8),多配制成30~40%酊剂使用,对蚊、蠓、旱蚂蟥等有良好驱避效果。

驱避剂效果通常以有效保护时间 (从涂药起到虫类开始叮咬止)衡量。几种国产驱避剂有效保护时间,因对象与现场条件不同而有差别,最长六、七小时,最短十余分钟(见表)。

几种国产驱避剂的现场使用效果

驱 避 剂肤用有效保护时间(h)
驱蚊驱蠓驱旱蚂蟥
避蚊胺原液2~74~5
避蚊胺20~40%制剂
避蚊酯原液
驱蚊灵30~40%制剂
野薄荷精油30%乳剂*
除虫菊酯1%石蜡液
2~5
0.5~5
1~6
1~6
0.2~5
2~3
2~3
2~3
2~3
3.5~4
3.5~4
3.5~4

*野薄荷精油有效成分为右旋—8—乙酰氧基别二氢葛缕酮(d-8-acetoxycarvotanacetone)

驱避剂使用效果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驱避对象不同,效果常不相同。一般,对攻击人、畜猛烈虫种,驱避剂有效保护时间常较短。同一蚊种,其盛发季节,或种群密度大,或攻击倾向猛烈时,亦可使驱避剂效果明显下降。驱避剂用量多少亦影响其保护效果,如皮肤涂药量少于最低有效剂量(MED,即足以防止昆虫刺叮之最少涂药量),则不能产生保护效果。各种药剂的MED值不尽相同,如避蚊酯MED值常高于避蚊胺十余倍。而避蚊胺本身MED值亦可因蚊虫密度大小而有波动。驱避剂能否于皮肤长久留存,亦为影响保护时间重要问题之一。驱避剂于皮肤上丧失原因,主要为磨擦、流失、皮肤吸收和自然蒸发等。因此,药剂附着性能、使用人劳动强度与出汗情况,以及皮肤吸收药剂速率等,均可影响有效保护时间。环境条件对使用效果亦有影响。如于室内26℃静止空气中的保护时间,较野外40℃以上与3.2m/s风速中的保护时间相差5~11倍。夏季野外,风吹日晒,驱避剂蒸发加快,人体易于出汗,有效保护时间常缩短。

为提高驱避剂使用效果,曾进行多方尝试。最常用者为改良配方,或采用混合制剂。如驱避剂M-2086,系由45%避蚊酯,45%苯甲酸苄酯,与10%吐温80 (乳化剂)配制而成; 驱避剂M-1960,系由30%苯甲酸苄酯,30%九碳二醇,30%丁基乙酰苯胺,与10%吐温80 (乳化剂) 配制而成。近年于避蚊胺中加入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或人造麝香以加强药效; 或用香草醛作固定剂,以延长有效保护时间。将肤用驱避药物,配制成浸染剂浸染衣服,可延长药效数日至十余日; 用以浸染驱虫网,可延长药效数十日以至数月。此外尚研究口服驱避剂,企图找到人与家畜均可大量内服之药物,使于血液中保持相当浓度,经皮肤散发而达驱虫目的,但迄今未取得成功。

驱避剂使用虽已有较长历史,但至七十年代仍未脱离经验探索阶段,进一步改进亦有待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如于生理化学方面,需弄清药物分子结构与驱避作用间之关系,以指导药物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 于感觉生理和昆虫行为方面,应弄清药物对害虫产生驱避作用的机理,以改进使用方法,提高效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409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