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芥子气呼吸道损伤

芥子气呼吸道损伤
 
摘要: 芥子气是一类糜烂性毒剂,其蒸气或雾态可引起呼吸道中毒。轻者表现为鼻炎及咽喉炎; 稍重者可出现气管及支气管炎症状; 极严重者可产生呼吸道坏死性病变,所形成的伪膜脱落后可堵塞呼吸道。

芥子气是一类糜烂性毒剂,其蒸气或雾态可引起呼吸道中毒。轻者表现为鼻炎及咽喉炎; 稍重者可出现气管及支气管炎症状; 极严重者可产生呼吸道坏死性病变,所形成的伪膜脱落后可堵塞呼吸道。治疗芥子气呼吸道中毒,抗感染极为重要,还应合并应用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防止伪膜堵塞等。防毒面具可有效地预防呼吸道中毒。

呼吸道损伤是由于吸入芥子气蒸气或雾滴引起,损伤程度决定于毒剂浓度和接触时间。首先损伤鼻、咽、喉及气管,支气管以下的损伤较轻,很少直接作用到肺泡组织,此点与光气损伤有别。呼吸道损伤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和吸收中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芥子气中毒死亡率稍大于2%,几乎都是由于芥子气蒸气吸入引起肺部并发症所造成。

病理 轻度型病变仅限于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有喉头炎性水肿和气管刺激症状; 中度型病变可波及支气管,粘膜轻度坏死,上皮脱落,形成浅溃疡,表面多为脓性渗出物,有支气管炎症状,无继发感染时粘膜可恢复正常,病程约1月; 重度型病变为整个呼吸道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粘膜炎,往往发生支气管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坏死深达粘膜下,形成伪膜。伪膜为坏死的粘膜,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表面覆盖纤维素脓性渗出物,色灰白,较白喉伪膜分布广而易脱落。脱落的伪膜呈树枝状,可以咳出,也容易阻塞支气管。伪膜的形成是芥子气呼吸道损伤的主要病理特点。支气管肺炎是以小支气管为中心的急性炎症,镜下可见小支气管中粘膜坏死脱落,周围肺泡腔中常出现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者可见到以小支气管平滑肌轮廓为中心的坏死区,往往形成融合性肺炎。肺组织呈区域实变,实变区之间和肺的周边常见到代偿性肺气肿。有时见到因支气管阻塞而引起肺不张。中毒后期可能因支气管肺炎发展为肺脓肿、肺坏疽、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病变,使病情恶化。重度型损伤虽可逐渐恢复,但需时数月,而且容易留下后遗症。临床症状 呼吸道损伤是由吸入蒸气或雾状芥子气所引起,芥子气接触呼吸器官时无明显刺激作用,开始时虽可嗅到特殊气味,但很快嗅觉迟钝,不易觉察。上呼吸道损伤较下呼吸道严重,可引起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损伤。损伤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轻度损伤主要表现为急性鼻、咽和喉的炎症。潜伏期在12h以上。有流涕、咽干、咽痛、咽痒、声音嘶哑等。有时有咳嗽及少量粘液痰。可出现低烧、头痛、倦怠。鼻咽粘膜轻度充血,肺部无阳性体征。约二周左右恢复,整个病程与重感冒类似。

中度损伤主要表现为气管及支气管急性炎症。潜伏期6~12h,开始症状与轻度损伤相同,但较重。第二天胸闷、胸痛、咳嗽加剧,先为粘液痰,然后可转为粘稠的血丝痰,数日内常因并发感染而有脓性痰。伤员精神抑郁,食欲不振,体温可达38~39℃,鼻腔有脓性分泌物,粘膜充血水肿,咽喉部充血。肺部可听到呼吸音粗糙,干性啰音和少量湿性啰音。肺X线片显示肺纹理增粗。约二周后急性症状消退,病程约一个多月。部分伤员可遗留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重度损伤比较少见,主要由于较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芥子气蒸气或吸入雾态毒剂而引起。不能戴防毒面具的伤员(如意识丧失、颜面或上肢严重外伤的伤员) 容易发生重度呼吸道损伤。炎热季节,尤其是丛林地区,也易发生重度损伤。重度损伤的主要表现为从上呼吸道到小支气管粘膜的坏死性炎症,潜伏期在6h以内。初期上述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症状更加严重,剧烈咳嗽,可咳出粘稠血性痰及脓痰。呼吸急促、脉搏频数、体温可上升到39~40℃。在第2~3天,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表面形成伪膜,伪膜由坏死组织、纤维蛋白和炎性渗出物所组成,脱落后随痰吐出,并在该处形成溃疡面。伤员痰中带血,并咳出片状伪膜。支气管以下管径较窄,伪膜难以咳出,易造成阻塞,加之有感染和肺不张,可造成严重的肺换气障碍。此时患者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吸气时肋间间隙等处凹陷,紫绀明显,可因下呼吸道梗阻而死亡; 也可由于继发感染(肺炎、肺坏疽、肺脓肿)而死亡。严重呼吸道损伤的病程长达2~4个月,伤员恢复后常留下后遗症,如易感冒,以及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治疗 抓住三个环节: ①抗感染。损伤的呼吸道粘膜适于细菌的侵入和繁殖,极易并发感染。因此防治感染是治疗芥子气呼吸道损伤的重要措施,应及早全身应用和局部喷雾吸入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注意与呼吸道感染病人隔离,防止交叉感染。②对症。清洁口腔,防止口腔溃烂和感染。吸入氧气同时注意增加通气量,以排除蓄积的二氧化碳。保持呼吸道湿润,可使用雾化器或让病人吸入热蒸气,同时应提高空气的湿度。鼓励伤员咳嗽及深呼吸,帮助翻身,以排出呼吸道伪膜和分泌物。解除支气管痉挛,可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如静脉注射氨茶碱0.25g或异丙嗪20~50mg,每4~6h一次,交替使用。局部滴注或雾化吸入异丙基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等。经常用吸痰管清除口鼻及咽喉部的分泌物。③促使坏死伪膜液化及咳出。重度呼吸道中毒伤员可在气管及支气管内形成坏死性伪膜。伪膜在中毒数天后开始脱落咳出,也可持续到1~2周以后。为使伪膜软化、液化,使之容易咳出,可喷雾吸入0.05%α-糜蛋白酶3~5ml,每日2~3次。如因脱落的伪膜或喉头水肿引起呼吸道梗阻,应立即行气管切开,给以及时解除。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857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