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放射医学、护理医学 >>核武器的杀伤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因素
 
摘要: 核爆炸时主要有四种杀伤因素,即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亦称放射性落下灰。前三种在爆炸后瞬间起作用,称为瞬时杀伤因素。放射性落下灰的作用时间较晚且较长,称为剩余核辐射。

核爆炸时主要有四种杀伤因素,即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亦称放射性落下灰。前三种在爆炸后瞬间起作用,称为瞬时杀伤因素。放射性落下灰的作用时间较晚且较长,称为剩余核辐射。

光辐射 又称热辐射,是核爆炸时高温火球发射出来的强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可引起烧伤。光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各种烧伤称为直接烧伤;在光辐射作用下,建筑物、工事或服装等着火而引起人体的烧伤称为间接烧伤。另外,光辐射还可引起闪光盲。

核爆炸时光辐射的第一脉冲为闪光阶段,持续的时间很短,所释放的能量仅占光辐射总能量的1%,主要是紫外线,通过空气时可被大量吸收,因此,一般不会引起皮肤烧伤,但有可能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视力障碍。第二脉冲即火球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所释放的能量占光辐射总能量的99%,主要是红外线和可见光,人员烧伤和物体燃烧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光辐射的释放时间随当量的增大而延长。核爆炸时,发现闪光后若能迅速采取防护措施,仍可减轻烧伤。

在整个火球发光时间内,投射到与光辐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能量,称为光冲量。光冲量的单位是cal/cm2。光冲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核爆炸当量、爆炸方式和距爆心的距离,同时受大气能见度、地形地物和天气的影响。

光辐射的致伤程度主要取决于光冲量的大小。以万吨级核爆炸为例,当光冲量为3cal/cm2时可引起皮肤一度烧伤;5cal/cm2可致浅二度烧伤;8cal/cm2可发生深二度烧伤;11cal/cm2则可造成三度烧伤。当光冲量更大时,还可引起其他部位的烧伤,例如20 cal/cm2,可以引起人员的角膜烧伤。由于眼球有聚焦作用,因此,0.1cal/cm2的光冲量就可发生视网膜烧伤。光冲量为25cal/cm2时可使人员发生轻型呼吸道烧伤,即鼻前庭等上呼吸道烧伤;40cal/cm2则可引起重型呼吸道烧伤,即会厌软骨以下部分烧伤。

人员烧伤的伤情,不仅决定于烧伤深度,而且要看烧伤面积的大小和被烧伤的部位。烧伤程度和人员在核爆炸时所处的位置和着装等关系很大。核武器当量越大,光辐射作用时间越长,光冲量也越大。

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产生的由爆心急剧向周围扩展的高压高速空气流,它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人员损伤,并破坏建筑物。

核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火球猛烈地膨胀,急剧地压缩周围空气,形成压缩空气层(压缩区),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即形成核爆炸冲击波。当冲击波已脱离火球依其惯性向前推进一些距离后,在压缩区之后形成稀疏空气层(稀疏区)。压缩区和稀疏区紧密相连迅速传播。

压缩区的压力很高,并迅速向前冲击。区内部超过正常大气压的那部分压力称为超压,高速气流产生的冲击压力称为动压。压缩区前界为冲击波的波阵面,波阵面的超压和动压最大,超压和动压都用每平方厘米上所受压力的公斤数(kg/cm2)表示。压缩区的持续时间称为正压作用时间。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主要是在正压作用时间内超压和动压所造成。

稀疏区的压力低于正常大气压,称为负压。稀疏区持续时间即负压持续时间。负压造成的杀伤破坏作用较小,一般在分析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时,负压不计在内。

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随着距离的增加,传播速度逐渐降低,当传播速度相当于音速时,冲击波即消失。

核武器空爆时,从爆心直接向四周传播的冲击波称为入射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爆心下方的地面则形成反射波。在距爆心投影点(由爆心垂直向地面画一直线,该直线与地面的交点)大约一倍爆高以内的地面,只有入射波和反射波,称该地域为规则反射区;而在距爆心投影点约一倍爆高以外的地面,不仅有入射波、反射波,还有二者在地面重合(反射波追上入射波)的合成波,称之为非规则反射区。地爆时,主要发生半球反射,入射波和反射波很快合成为一个半球形冲击波沿地面向外传播。

确定核武器爆炸高度,一般以冲击波对目标发挥最大的破坏效能为依据。空中爆炸时,只要比高相同 不论当量大小,爆心投影点的超压均相等,距爆心投影点约一倍爆高处的最高动压也相等,对局部目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相近似。

地爆时,近距离的超压和动压都很大,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得很快。空爆时,在近距离,超压随距离的增加,衰减较慢; 在远距离,随距离衰减比地爆还要快些。空爆时,爆心投影点的动压为0; 在规则反射区内,随距离的增加动压逐渐增大; 在距爆心投影点大约一倍爆高的距离上动压达到最大值;在非规则反射区,动压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随当量的增大而延长。在比高相同时,位于相同超压、动压距离上的正压作用时间和当量的立方根基本成正比,作用时间长者破坏力增大。

比高小于300的核爆炸,在光辐射作用下,爆心投影点附近区域内可以形成温度高于常温的空气层,简称“热层”。如果“热层”在冲击波到达之前形成,当冲击波进入“热层”,可使超压降低,动压增加,正压作用时间也略有延长,这种现象称为热效应。触地爆炸光辐射对冲击波没有影响。

凸地正斜面可使冲击波压力增大,反斜面则减小,陡度越大影响越大。谷地与冲击波方向垂直时,超压、动压均降低。

冲击波主要由动压和超压致伤。动压的直接冲击,或将人体抛出一定距离之外,撞击地面或建筑物,造成颅脑伤、骨折和肝、脾破裂等严重损伤。超压可引起心、肺和听觉器官损伤。冲击波直接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称为直接冲击伤。在冲击波作用下,倒塌的建筑物、工事和飞扬的砂石、玻璃碎片等对人造成的机械损伤,称为间接冲击伤。

冲击波所致损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超压和动压的大小,以及正压作用时间的长短。一般地说,超压0.2~0.3kg/cm2引起轻度冲击伤;0.3~0.6kg/cm2可致中度冲击伤;0.6~1.0kg/cm2发生重度冲击伤;大于1.0kg/cm2可造成极重度冲击伤。动压0.1~0.2kg/cm2引起中度冲击伤;0.2~0.4kg/cm2发生重度冲击伤;大于0.4kg/cm2可造成极重度冲击伤。核武器当量不同,造成同等程度冲击伤的压力值也有差别。当量越大,造成同等程度冲击伤所需的压力值越小,这是因为当量越大,正压作用时间越长之故。

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早期又称瞬时;核辐射又称电离辐射)是指核爆炸后最初十几秒内释放出的γ射线和中子,是核武器所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它能贯穿人体组织和一定厚度的物质层,也可称为贯穿辐射。γ射线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分布在火球和烟云中的裂变产物放出的γ射线; 二是中子被弹体和空气中的物质俘获所产生的γ射线。氮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最容易吸收能量低的中子,因此,氮俘获γ射线是俘获γ射线中的主要成份。氮俘获γ射线比裂变碎片γ射线能量高(平均约4MeV),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核装料在裂变反应瞬间也产生较强的γ射线,但大部分被弹体吸收,因此,在γ射线剂量中所占比例很小。

核爆炸的中子主要是核装料在发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瞬间产生的。原子弹起爆后,在不到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核装料235U或239Pu的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放出大量的中子。氢弹起爆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聚变装料氘、氚等发生聚变反应后极短时间以内,也产生大量的中子,这些中子统称为瞬发中子。早期核辐射中的中子,大多数是在弹壳还未破时就产生并泄漏到外面来的,因此,其数量的多少与弹体结构有密切关系。泄漏出来的中子能谱也受弹体结构的影响。此外,某些裂变产物在衰变过程中也放出中子,称为缓发中子。这种中子比上述瞬发中子持续时间长,但数量少。

早期核辐射传播的速度快γ射线以光速传播;中子的最大速度也可达20,000km/s。

早期核辐射作用时间短,对人员辐射剂量有意义的部分和氮俘获γ射线的作用时间均在毫秒以内。早期裂变产物多数衰变很快,而且又随火球、烟云迅速上升,由它们产生的γ射线对地面目标的作用时间也就在十几秒钟之内。

早期核辐射的穿透能力强,能穿透较厚的物质层。当它穿透各种物质过程中,对它本身也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早期核辐射在通过空气或其它物质时,与其它原子相碰撞而改变运动方向,即发生散射,因而人体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射线,但来自爆心方向还是主要的。

中子可使稳定核素活化而产生感生放射性,特别是早期核辐射中的热中子(能量小于0.4eV)对Na、K、Al、Mn、Fe、238U等元素活化能力较大。热中子的作用范围较小,只有在低空以下爆炸或武器内含238U,爆心投影点附近和落下灰场中才会有较强的感生放射性核素。感生放射性核素是放射性沾染的来源之一。

早期核辐射的剂量随当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正比的关系。随着距爆心距离的增加,早期核辐射剂量迅速减少,这是由于射线通过空气层时被削弱和散布面积扩大之故。此外,早期核辐射的剂量也受空气密度和地形地物的影响。

早期核辐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杀伤因素,作用于人体超过一定剂量时,可以引起急性放射病。不论核武器当量大小,对人员造成不同程度放射病的核辐射剂量是相同的。即100~200rad可引起轻度骨髓型放射病;200~350rad发生中度骨髓型放射病;350~550rad可致重度骨髓型放射病; 大于550rad造成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若照射剂量更大,则可引起肠型放射病、脑型放射病或射线下休克死亡。

放射性沾染 亦称放射性落下灰,简称落下灰。核爆炸后产生的大量放射性灰尘,随风飘移及其本身的重力作用,逐渐沉降至地面,造成爆炸地域(爆区)和烟云径迹地带(云迹区)的放射性沾染。地面放射性沾染的程度用“照射量率”表示。分四个等级,即轻微(2~10R/h)、中等(10~50R/h)、严重(50~100R/h)和极严重(大于100R/h)。

地面爆炸时,落下灰地面沾染重、范围大。爆区的地面沾染一般在爆后几分钟内基本形成,沾染半径约为1~2km。不同当量核武器触地爆炸时,爆区照射量率的分布也异。

云迹区地面照射量率分布总的趋势是,近爆心投影点处高,随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中心轴线(热线)处高,距热线两侧逐渐降低。由于气象、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云迹区内局部地区可能沉降或滞留较多的落下灰,此处照射量率会明显高于四周地区,称之为热区。

热线上照射量率与武器装料、爆炸当量、比高、爆区土质、合成风速 (从地面至稳定烟云底高之间合成风平均风速)、风向切变角(从尘柱三分之二高到稳定烟云顶高之间合成风向的最大摆动角)、地形和距离等因素有关。当风向切变角为20°或60°时‘热线照射量率降低,而云迹区变宽。降雪或下雨会加速落下灰沉降,使地面沾染加重,但沾染区范围会相应缩小。随时间后移,照射量率不断降低,沾染区也逐渐缩小。通常,时间每增加六倍(如由爆后1小时至爆后6小时,或由爆后6小时至爆后36小时)或七倍(同上例),照射量率降至原先的十分之一,通称‘六倍规律”或“七倍规律”。

空中爆炸时,地面沾染较轻、范围也较小。比高大于120的空爆,只形成半径不超过1km的爆区沾染,爆后1小时爆心投影点照射量率一般不超过80 R/h,2天后降至其百分之一左右。通常不形成云迹区。随着比高降低,沾染区范围会逐渐增大,沾染也加重。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364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8
  • 更新时间: 2013-01-0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